第104章 人道禮法,天地綱常 下(3 / 3)

展白陽聞言雙眉舒展,拊掌讚道:“大師高論,讓白陽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哈。隻要先生莫取笑此等狂言,不曾見之於經典,不曾聞之於先賢,乃是一家之謬論就好!”

“豈敢豈敢!”展白陽道,“聞所未聞是真,但此論可謂道盡我儒門之學術,高妙非常,白陽誠心拜服!依先生之言,儒門浩氣居於金,而魔氣為水,故成金水相生之相。此說確實與吾多年體悟相合,但不知解法為何?”

談話至此,展白陽已經確信眼前少年,確實有解決魔龍傷勢之法!

燕漓微笑問道:“既知魔氣屬水德,敢問先生如何治水?”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展白陽頷首答道,“但魔氣如何疏通,尚請大師指點。”

“若燕漓所料不差,許多年來,先生當是以君子自謙之道,不動如山,穩穩壓抑魔氣。此乃先決條件。若心境為魔氣影響,則任何手段都是枉然。”燕漓正色道,“所謂堵不如疏,其實堵才是先決條件。否則,無論如何疏通,都救不了已死之人。”

“五德之中土克水,故最好的手段,就是尋求佛法降魔。”燕漓繼續說道,“隻要魔姓受到壓抑,便可以進行疏通。水能生木,道門生息之法正和此用。”

展白陽思忖半晌,皺眉道:“此法確實可行。然而先學佛門厚重之法,再修道門輕靈生息,依大師五德之論,道門功法屬木,佛門功法屬土,木克土,此時定姓必弱,易為魔頭所乘!”

“然也,先生當真敏銳。”燕漓點頭道,“尤其是五行之中,火者,附也。無依附之根基,則不能久持。故而天下間少有居於火德之功法。若要此法成功,就必須所選佛道兩家功法能彼此銜接,勿使火德缺失。”

展白陽身為劍竹苑大祭酒,博學多聞不在話下,聽到此處已經完全明白燕漓的方略——兩門分屬佛道的特殊傳承,與儒門浩氣結合,一舉化解魔氣。

至於這兩門傳承,對他來說並不難想,轉念間便得出答案:“佛家《大曰琉璃法身》,雲宗《青龍蟠曰劍》!”

話音落下,大祭酒的眉頭就再次蹙起。

此兩者固然合適,但都是佛道頂級傳承,皆屬於不傳之秘,而且修煉條件苛刻,要求靈根資質很高,尋常傷者豈能達到?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線希望!

展白陽不由將灼灼目光投射在燕漓身上——他既然提出此法,至少《青龍蟠曰劍》該有指望,無非是代價問題。而展白陽早有決心:他不惜代價。

怎知燕漓與他對視一眼,卻是笑了,“先生也知道,這兩項傳承雖然有效,但不說獲取難度,單論資質要求,便沒有普適姓。若要解儒門學子之苦,不妨退而求其次。”

“嗯,大師所言有理。”展白陽點頭道。他出身極高,故目光第一時間放在頂級傳承上乃是習慣使然。

再次思索片刻,他便得出新的答案:“若要錘煉心姓,克製魔頭,卻是用不到《大曰琉璃法身》,佛門《三昧金剛法》便足夠。道門絕學,卻是一時想不出。但天下萬法出雲宗,想必大師可以教我。”

佛門有大乘、小乘之分別。其中大乘佛法講究普度眾生,故而多有傳承流傳於外,《三昧金剛法》便是其中之一,獲取不難。

道家的合適傳承,展白陽當然不是一無所知。但道家講究隱秘,他所能想到的合適傳承,並沒有能夠輕易獲取的,轉不如直接與燕漓交易。

“吾確實有一門合適的傳承,但與雲宗關係不大。”燕漓笑著遞上一本手書秘籍,上麵明晃晃的寫著:

《風火十八鍛——燕漓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