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前輩為何而笑啊?是不是雲逸有什麼沒給您說清楚的!?”燕雲逸看到華千尋突然一笑,不明白他的意思,於是急忙追加詢問。
“哦!沒什麼!這些所謂的絕頂高手,竟然會有如此花哨的名號,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吧!至少我是不敢苟同,武道的高低來自心靈的領悟,
心靈能明悟,境界才會更上一層樓,而境界的層次,又直接與戰鬥力所掛鉤,如果心靈不夠通透,境界自然跟不上修行的節奏,那麼修為也就止步於當前,
就算再響亮的名號,也隻是枉然!”華千尋原來是在笑這些人愚昧,在他看來,武道境界的高低,需要心靈和**的同步修煉,跟那些愚不可及的名號毫無關聯。
“華老弟說的有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你是個務實求真之人,凡事不搞噱頭,隻講究實際效果!”最高元首聽到華千尋的評論後,也很讚同他的思想,
這也和他的執政理念很相似,凡事多講究務實的方針政策,少擺弄形式主義,說的天花亂墜,卻沒有實際效果,那一切都是在做無用之功。
而此時燕雲逸卻持有不同的觀點,他不是不認可華千尋的思想,隻是這些冠絕天人的武道高手,能用這些排列順序和響亮名號來讓世人記住,肯定也是有必然的道理。
“千尋前輩!在這方麵,我倒是和您看法有些不同,這些人為何能擁有赫赫威名,必然是有一定的理由,就比如之前我對您毫無了解,也不知道您的厲害之處,
而交手過後,才恍然大悟,不僅記住了您的名字和境界修為,還打心眼兒的對您心生佩服,同樣的道理,這些人也是用自己的實力,來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所以和他們交過手的人,或者是看過他們出手的人,都從心裏記住了這些名號,這些名號也來自於傲然的實力,絕非裝腔作勢,自封自賞!”
燕雲逸的一席話簡單明了,可道理確實擺在眼前,這讓華千尋也無話可說。而燕雲逸似乎意猶未盡,為華千尋敘述完了這些天下高手之後,還繼續說了一些他從不知曉的“業內訊息”。
華千尋也樂此不疲的聽他講述著這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其實多了解這方麵的事情,對他以後行走於紅塵,有著莫大的幫助,不然再強悍的實力,卻這也不懂,那也不知的,
也會被人所笑話,燕雲逸的一些觀點,漸漸改變了華千尋的些許思想,這叫作與時俱進,不然永遠都是那個剛從山洞裏出來的“野人”。
“師傅平時除了傳授我武藝和醫術以外,也時常為我講述一些‘江湖’上的事情,何謂‘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對於我們習武之人來說,‘江湖’二字尤為貼切,
聽恩師所敘述,當今武林被清晰的劃分為了三種類別,這三種類別也分別代表著不同的等級,比如眾所周知的太極,八卦,形意等內家拳門派,八極,洪拳,詠春等外家拳門派,
還有少林,武當,峨嵋,昆侖,唐門等曆史悠久的古武術宗門,這些門派有的行走於世間,林立於街頭巷尾,他們開館授徒,博取利益,或者比武切磋,設立擂台,宣揚自身文化,曝光於媒體之上,
所以被稱之為‘明武界’。而另一種類別卻又截然不同於前者,比如那些據有曆史底蘊的古武術宗門,他們隱匿於山野林間,沒有固定的宗門廟堂,一般都是師傅對少數人秘傳或者是一脈單傳的形式,
將其延續下去,而往往這種形式的傳承,才會有真功夫,是真正意義上的衣缽傳人,如當年禪宗五祖把自己的袈裟和缽盂傳給了六組慧能一般,這才是真正繼承了宗門的道統。
現如今的武當山,嵩山,都變成了旅遊風景區,除了遊山玩水,就是燒香拜神佛,完全是據旅遊和宗教於一體的商業機構,而那裏麵的武當道士和少林武僧,都是些未得真傳的俗家記名弟子,與街頭巷尾的武館弟子,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