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家還沉浸在懷河酒廠重新恢複生產的喜悅中,楊河突然接到高廠長的電話。
高德才告訴楊河,他將現在廠裏所有庫存的雙蠶絲精疏棉全部給他發過來了,楊河驚訝的問他怎麼了?高德才苦笑著說:“現在局裏正在醞釀重新安排廠裏的領導班子,我有極大可能被另行安排,你要立刻準備尋找新的貨源,我建議如果農田集團有能力的話還是自己建設一個紡織廠,不然始終被別人束縛著。”
楊河安慰高廠長說:“老高,別著急,如果實在不行,你不嫌棄的話,到我這裏來,我可是求賢若渴啊。”高德才說:“我倒不是為自己著急,隨便他怎麼安排,我也差不多,我是為廠裏著急,你說剛剛好過一點點,他們又要折騰,我怎麼忍心看著廠裏幾百號職工又麵臨虧損甚至破產的情況。”
楊河沉默了一下,說:“老高,你放心,我保證繼續與貴廠的合作。”高德才苦笑道:“楊大哥,我知道你仗義,可是有些人不這麼想,不會領你們的好意的。”楊河認真的說:“老高,我隻能說一句,你和廠裏的工人如果願意屈就我們這樣的企業的話,我們隨時歡迎。”高德才激動的說:“楊大哥,謝謝你。”
放下電話,楊河閉目沉思,有老葛那裏的存貨墊底,加上老高這段時間生產的數量,根據流風公司的生產銷售情況,應對四至五個月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鹽場縣二紡方麵發生變故不能提供貨源的話,後續生產的原料問題就非常嚴重和急迫了,流風公司剛剛在滬上站穩腳,沒有貨源就是追究鹽場縣二紡的責任又有什麼意義,保證流風公司生產的持續才是根本,看樣子,收購或新建一家紡織企業成為當務之急,最關鍵的是要掌握生產技術。
楊河也是果決之人,他深知老高這樣的縣屬企業換人就是一句話的事,而顯然在雙方合作良好且對方從這種合作中受益良多的情況下突然換人顯然極具惡意,既然如此,己方必不能受製於人。
楊河將情況向董事會通報後,董事會立刻決定成立一家紡織廠,至於是收購還是新建由楊河為首的經營層把握,楊河立刻組成了由他和李叔、卞靜雯、餘景文、廖律師五人組成的紡織廠籌備組,李叔負責籌措資金,卞靜雯負責技術資料的收集及骨幹人員的選拔與培訓、餘景文負責收集、調查合適收購的紡織廠的資料、廖律師負責法律事宜。東原安排麗娟的新聞組配合卞靜雯和餘景文的工作,現在新聞組的資料庫已經初具規模,特別是服裝和紡織企業方麵的資料比較豐富,而且新聞組采用的對其商業信譽度評判的一係列複雜的程序非常合理,所得的結論極具參考價值。
因為事關流風公司的生產大計,楊河隨後將這個情況向秦所長做了通報,同時問他能否提供雙蠶絲精疏棉的生產技術,雖然發明人授權隻要是純國內企業都可以無償使用該專利,但是不是說誰都能找到全套生產技術的。秦用勤對這個消息非常重視,他略加思索,說:“這個不成問題,不過現在倒是個好機會,我們可以請我的老同學也就是該技術的發明人出馬、傳授技術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改良,畢竟以現在的技術、產量是個瓶頸;就是不知道楊老哥願不願意與津海一紡合作,我這位老同學對津海一紡感情極深,如果你們雙方能夠合作建一家新廠最好不過,可以說是資金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楊河沉默了一下,秦用勤立刻明白了他的顧慮,秦所長不禁苦笑了一下,國有企業的僵化和自大讓楊河非常顧忌,與國有企業合作而被拖垮的例子可不少;不過秦用勤對津海一紡和農田集團了解都頗深,他認為此次合作成功可能性極大,因為津海一紡現在是苦苦支撐、稍有波折就會滑向虧損甚至破產的深淵,所以他們對於擺脫困境是非常渴望的,可是想找到合適的機會是非常困難的,現在有這樣的機會他們應該會牢牢抓住吧;而農田集團以誠經營、以誠立本、大氣豪爽,一個企業隻要願意真心合作,一定可以從和農田集團的合作中收獲豐厚回報,自己的研究所就是最好的例子,短短幾個月流風公司就開始盈利,每個月的3號屬於研究所的盈利會準時打進研究所的戶頭,所裏有了這筆資金不但改善了研究人員的待遇更重要的是擱置多年的兩個重要研究項目得以重新啟動,全所上下對於當初的決定是由衷的慶幸。
秦用勤說:“楊老哥,相信我,津海一紡現在那種自大的性子已經被市場磨得幾乎沒有了,他們也在尋找出路,而且津海一紡有地、技術工人的技術絕對過硬,我相信他們會歡迎農田集團的投資的。”楊河沉吟了一下,說:“秦老弟,我相信你的判斷,那麼我就說說我的想法,根據我們的分析,前期隻生產雙蠶絲精疏棉這一個產品的話,廠房、設備投入應該在2300萬左右,要使工廠正常運轉的話還要1500萬的周轉金,考慮到研究等其他需要,我們準備投入五千萬,對方可以以土地和雙蠶絲精疏棉的生產技術出資,當然土地不能少於三十畝;如果對方願意,新廠一半的員工可以招收對方的現有員工,至於股權比例我方占六成,最關鍵的是對方可以派人出任財務副總監、監督工廠財務狀況,但是經營層由我方任命,你看如何?”
秦用勤見楊河同意了,非常高興,隻要津海一紡不真傻,這個合作必成,技術其實是衛國平個人的,是公開的,楊河這是千金買馬骨啊!一紡別的沒有土地倒是很充裕,都是國家劃撥的,這樣一來一紡基本是沒什麼投入,還可以解決冗餘人員的問題,而新廠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他說:“楊老哥,你稍等,我立刻聯係我那老同學,相信很快就會有回複的。”楊河高興的答應了,有秦所長的居中聯係,可靠性是非常大的,楊河最看中的就是雙蠶絲精疏棉的發明人。
秦用勤立刻撥通了衛國平的電話,衛國平見是老同學,非常高興,小海還在老同學那裏實際接觸研究所的方方麵麵情況呢,實習還談不上,但是這種實際接觸必然讓小海受益良多,自己還沒有給老同學說聲謝謝呢,衛國平高興的說:“老同學,這兩天忙著做個試驗,還沒有來得及謝謝你對小海的照顧呢。”秦用勤笑哈哈的說:“你個老同學,就是太客氣,我們之間用得著嗎,再說小海能在我這裏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兩人說笑了一陣,秦用勤話鋒一轉,問:“老同學,廠裏情況如何了?”衛國平苦笑道:“還不是那樣,市場越來越萎縮,債務越來越重,廠裏越來越舉步維艱了。”秦用勤說:“老同學,現在有個機會,我認為對津海一紡是個機遇,你知道農田集團吧。”衛國平說:“知道,小海給我說了兩次,流風公司就是你們所和農田集團合資的,用雙蠶絲精疏棉生產服裝,我這個發明人當然要關注了。”秦用勤高興的說:“你知道就好,現在農田集團準備自己建廠生產雙蠶絲精疏棉,不知道你們廠願不願意同他們合作。”然後將楊河的意見轉告了他,說:“老同學,楊總是可信賴的人,他們其實可以選擇成本更低的方法,這裏麵有很大因素是對你的發明專利的尊重,農田集團非常尊重知識的價值,雖然你授權國內企業可以無償使用,但他們顯然不願意白白占便宜。老同學,我告訴你,機會難得,而且時間確實非常緊迫,你盡快和廠裏說,要廠裏盡快做出決定;老同學,最多隻有三天的時間,再多所裏做為流風公司的股東都是不會答應的,這關係到全所所有人的利益。”衛國平說:“好的,老同學謝謝你,我立刻去向穆廠長彙報,盡快給你回複。”
衛國平掛斷電話,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車間主任魏其峰,將情況給他一說,魏其峰非常高興,他對農田集團的了解可以說是在津海一紡裏最深的,因為他的小舅子林玉林就是英傑村的村民,是英傑村治保隊的隊員,山子說的內線就是指他。聽到魏其峰對農田集團的介紹,衛國平對於雙方的合作更加期待,兩人加快腳步直奔廠長辦公室。
穆超雄正在辦公室裏皺緊雙眉看著財務處剛剛送來的財務報表,一串串刺目的數據讓這個高大的山魯漢子早早發白的頭發更加的白,他覺得自己快要喘不過氣來了,要不是對這個從一工作就將一輩子交給了這裏的廠子充滿了感情,他早就撐不住了,廠裏能抵押的基本都抵押了,抵的越多借的越多,借的越多利息越高,利息越高日子越難過,早已經是惡性循環了,這個月的基本工資隻能發70%了,這日子怎麼過啊。辦公室裏悶熱難耐,穆廠長汗珠不住往外冒,他看了一眼靜靜掛在牆上蒙上一層灰的老式空調,心想把它擦幹淨點能不能多賣50元錢。
衛國平和魏其峰急匆匆的走進廠部辦公樓的情況引起了早就沉寂多時的辦公樓裏無精打采的工作人員的注意,大家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心裏都惴惴不安,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事發生,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月工資注定發不全了,都在盤算怎麼省著花,把哪一筆不是最最需要的開支省去,心裏祈禱千萬不要是很糟糕的事。兩人根本沒有注意到大家擔憂的目光,他們隻想盡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廠長,兩人三步並做兩步來到三樓廠長辦公室門前,不約而同停了一下,兩人相視一笑,深吸一口氣平息了比較急促的呼吸,遇大事要冷靜,成大事更要冷靜,然後衛國平輕輕敲了敲敞開的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