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幫是一個龐大的組織。號稱有十六堂、四十八分舵、十萬兒郎。
蘇州是運河重要的中轉碼頭之一。姑蘇分舵管著整整八千兒郎。
元廷統治時期,官府將運河幫兒郎當成了牛馬一般馭使。運河幫無人不恨暴戾無仁的元廷。
紅巾起事後,運河幫雖未直接參與舉義,卻積極為諸路義軍運送糧草、軍需。他們為反元大業是出了大力的。
如今運河幫上下都盼著北征能夠以明軍的全勝告終。原因很實際:天下一統,運河才能完全貫通南北,漕運才能興盛,運河幫的兒郎才能過上天天有活幹,有錢拿的好日子。
明廷一直將運河幫的人視為“義民”。左丞相李繕常巡視江南各重鎮時,親自接見過運河幫的幫主吳瘸子。
此番為北征大軍運送軍糧,運河幫上下一心,決意將糧草順利運至北方。
姑蘇分舵內,所有人都忙瘋了。許無疾一進分舵,隻見分舵內擺放著三十張書案。每張書案後都坐著一個管事。書案後則聚攏著幫內大小頭目。眾人扯著嗓子,高聲交談著。
“我曉得在甲六號船裝船的那二百弟兄已經通宵幹了十二個時辰。讓弟兄們再辛苦些,兩個時辰之後再收工。我暫時沒有人手派過去接替他們。”
“你給我聽好了,那三千石糧,今夜子時之前要裝完!丙十七號船得抓緊讓出船位。裝不完?裝不完去跳運河自盡好了!”
“什麼?人手不夠?人手不夠就讓你親戚朋友都扛糧袋。我在幫主麵前立了誓。到了時限完不成,他砍我的手指。放心,我會先砍你的手指!下一個 !”
許無疾感慨:“吳幫主,你這姑蘇分舵簡直就是戰時的元帥大營一般啊。”
吳瘸子笑道:“都司吩咐下來的時限太短。我們運河幫這幾日真如打仗一般。”
就在此時,一名幫眾稟報:“幫主,您可回來了。孫太君在客廳等您半個時辰了。”
吳瘸子麵色一變:“啊?該死該死。怎麼能在孫太君麵前失了禮數。”
許無疾和顧寒兒對視了一眼。
孫太君之前說過,她為給回鄉的老義軍袍澤籌措安家費開了一家糧行,名曰廣進。而北征軍糧中的一部分便是由廣進糧行采購的。
孫太君是個急性子,主動離開了大廳,來到前院。她見到吳瘸子後大喊:“吳幫主,你讓我好等。”
喊完這一聲,孫太君看到了吳瘸子身邊的許無疾等人。
許無疾連忙主動上前:“小的於昱菊,見過孫太君。”
孫太君皺眉:“什麼籲籲籲?還駕駕駕呢!”
許無疾拱手道:“孫太君真是貴人多忘事。屬下是運河軍務都司府的經曆官於昱菊啊。”
孫太君是聰明人,當即明白許無疾是在用假身份秘密查案。她改口:“啊,想起來了,你是鄧玉手下那個名字很是奇怪的經曆官。”
許無疾笑道:“上回鄧都司壽宴,將您請入上席。屬下在一旁伺候,還給您斟過酒呢。”
孫太君頷首:“哦對。那日喝得是三十年的女兒紅。”
吳瘸子道:“原來孫太君跟於經曆是熟人。”
孫太君道:“客套話就不說了。我們廣進糧行替朝廷采辦的十萬石軍糧現已運至運河碼頭邊的姑蘇大倉。你快派人過去運糧。等軍糧上了船,我也好去跟戶部結算賬目。”
吳瘸子倒吸一口涼氣:“那十萬石糧提前一天運到姑蘇大倉了?我們運河幫這邊勞力有限,全在碼頭那邊裝船。從江西、徽州調集來的一萬兒郎,要到下晌才能聚齊。您的糧可能要在姑蘇大倉多等半日。”
許無疾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運河幫動輒能夠跨省調集上萬青壯兒郎。這對於朝廷來說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朝廷是絕不允許運河幫這樣似兵非兵的幫會長久存在的。
想到此,許無疾竟對忠肝義膽的吳瘸子感到了一絲惋惜。
孫太君道:“多等半日就多等半日吧。那我先府去。你們人手聚齊,記得去我府上說一聲。我好去姑蘇大倉與你們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