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關節條子(2 / 2)

這種方式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字寫得越來越小,隻有借助放大鏡才能看得到;抄寫的工具越來越意想不到,從鞋帶、腰帶到內褲都有,但是夾帶資料很危險,也很不實用。因為考生入場要被搜身,夾帶很容易被發現;而且,你帶的資料在考試中不一定用得到,就算你帶的資料和本次考試的題目有關係,把這些資料整理成文章,還是要考驗一個人的真才實學。

第二個常用的作弊手段是“冒籍”。冒籍類似現代的“高考移民”,因為各個地方的教育發展程度不同,但分配到的科舉功名名額卻是固定的,一些考生就假冒籍貫去競爭不激烈、名額較多的省份應試,增加自己的錄取概率。

第三個常用的作弊手段是找槍手,這個手段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麵是當時沒有指紋驗證或者照片比對的技術,冒充成功的機會很大。不利的一麵是,槍手本身的水平有高有低,可能發揮失常,不能保證就能考中,而且,槍手的收費很高,不管有沒有考中,都要事先付費。這可是一筆不菲的銀子。

第四個作弊手段是“換卷”,就是準備質量高的卷子,把自己文理不通的卷子給替換下來。這個手段成功的概率最高,但要打通的關節也最多,不僅要找一個高質量的槍手,而且要買通保管試卷的官員。隻要有一個環節沒有打通,就可能前功盡棄。

而像秦授和程秉彥這樣的官二代參加科舉,一般都是通過“關節條子”,所謂“關節條子”,就是通關節和遞條子,通關節就是考生事先和考官打招呼。

通過長條形的紙片,考生和考官在條子上約定好暗號,說明試卷內某行某處用某字作為標記,考官記在心裏,閱卷的時候多留一個心眼,找到符合暗號的試卷後錄取。

因為條子的種種優點,它逐漸成為大亓現在最時髦的作弊手段,超越了夾帶資料、找槍手、換卷等手段,成為最常用的手段。

每次考試之前,考生們四處奔波,找各種關係和路子,想方設法與考官搭上關係、遞上條子,但是對於程秉彥這樣的官二代來說,搭上關係、遞上條子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程若恩對於自己兒子程秉彥找誰關係,遞的條子的事情,實際上心知肚明,因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京都鄉考副主考官陳廷標和他程若恩,自己的兒子程秉彥大概率就是走的陳廷標的路子,但是這話程若恩自然不能對李璛和高剛峰的麵明說。

程若恩心中雖然發苦,但依然麵不改色的看著李璛微笑道:“殿下,正因犬子參加鄉試,臣才曾請辭過今科鄉試考官的提名,至少小兒中舉,臣認為實屬僥幸,當然殿下認為因小兒參加科舉會影響京都鄉試案的調差,臣也可以向陛下請辭這調差京都鄉試的差事。”

李璛看著程若恩滴水不漏的回答,心中暗道:果然不愧是官場老油條,以退為進,說話滴水不漏的老狐狸。

李璛心中對於程若恩的話有所不滿,但是臉上卻並未表露出來,而是微笑著道:“程大人,陛下都讚譽是‘清正良臣’,我相信程大人的為人,回避就用了,不過我看為了避嫌,涉及令公子的卷宗由高大人調查,不知道兩位大人感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