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備胎郡王(1 / 2)

大亓紹隆16年,京都府天興縣郊

楚江支流南安河而建一座莊園,莊前鋪有青石板大道,河邊滿是綠柳,風景如畫,莊前石獅一雄一雌。

雄獅在左側,而雌獅則在右側;雄獅的右爪下雕繡球,所謂“獅子滾繡球”,象征權威;雌獅左爪下雕幼獅,象征子嗣昌盛,世代高官,它們的獅頭均似雄獅狀;獅子頭上毛發卷做疙瘩稱為“螺髻”,螺髻的數量不是隨意雕鑿的。

按照大亓律規定,一品官員府第門口的石獅頭上是十三個疙瘩,稱為“十三太保”;一品之下每低一級,獅子頭上的疙瘩就減少一個。

而此莊前石獅頭上就是十三個疙瘩,山莊正門牌匾上書“綠柳山莊”四個大字,落款是大亓大儒宋孝儒;門口更有兵丁護衛巡視,這究竟是誰的府邸呢?

隻見莊前河畔綠柳下搭著一座涼棚,一把搖椅上躺著一位頭戴的襆頭,身著白色穿的窄袖、圓領袍衫,腰間佩戴九環玉帶,腳下一雙雲頭錦履的俊美少年郎看著湖麵,有些愣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一位俊美少年郎身旁不遠處站著一位身穿明光鎧青年大漢,腰配橫刀,手持一柄通體玄鐵鍛造的丈八蛇矛立一旁,雙目微閉,似乎感受著周圍的一舉一動。

而另一邊則是三位麵容秀美絕俗,肌膚勝雪,梳著雙螺髻,小袖窄衣衫,肩繞披帛,緊身長裙上束至胸的少女,可謂是“慢束羅裙半掩胸”、“參差羞殺雪芙蓉”、“綺羅纖縷見肌膚”。

其中身著白衣的少女站立在搖椅旁邊伺候,而身著綠衣的少女在煮著茗茶,身著紅衣的少女在擺弄著燒烤,(古代的燒烤主要有三種技法稱呼,分別為燔、炮、炙。)

“殿下,烤肉好了,您趁熱嚐嚐看”紅衣女子從烤架拿著烤好的肉放到搖椅旁邊桌案的碟子裏,對著搖椅上的少年輕聲細語道。

而被稱為殿下的少年不是別人,乃是太祖八世孫,紹隆帝無名有實的養子,剛剛出就外第,被封寧安郡王的李璛。

李璛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個夢還是記憶中是真實的,隻是知道自己自幼就莫名其妙多了一段記憶,記憶中自己是一名生在春風裏,長在紅旗下的單身狗頹廢中年,不過李璛這些年資善堂讀遍經史子集,發現自己現在所在的世界似乎和夢裏又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前朝曆史,記憶中是“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而現在的曆史則是“盤古開天地,女媧始造人;三皇和五帝;虞夏商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六合楚新漢,五國天下亂;兩唐戰九州;宋明南北朝;皇亓歸一統,兄終弟及承;”

前麵的曆史家天下的是虞朝,虞之後是夏朝,然後商周,東周春秋戰國;不過統一天下的是大楚,楚之後是大新,新之後是漢,漢末分五國,然後是西唐和東唐,唐之後進入九國時代;宋統一天下不過很快被明取代,明末天下大亂,進入一段南北對峙的時間段,最終大亓太祖從亓州起兵而一匡天下,改亓州為京都府,為陪都;定都神京天都府。

不過亓太祖突然駕崩,太祖弟弟太宗即位,帝位一直在太宗係手中;為了控製亓太祖一係的勢力,亓太宗在位期間,不願讓太祖的後代輕易地襲爵;為了避免引起外界的非議,太宗對自己的兒子也采取了同等對待的政策,造成大亓建國至今兩百年餘年,除開國時太祖封

太宗在內三位親王爵以外,自從太宗朝起來便“無生而封親王爵者”。

大亓除世襲罔替的武將勳臣外,所有宗室王爵的子嗣並沒有按照製度襲爵,而是直接授予外臣的官階,這些官階與普通臣子待遇沒有多大差別,宗室們必須通過任職來積累資曆從而晉封爵位。

太宗玄孫宣宗繼位後,感念於國家是太祖所開創,而太祖開基立業實屬不易,後世子孫應永享其恩蔭,世代保有爵祿,以彰顯太祖的隆隆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