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規範引導,讓孩子樂過童年(2 / 3)

第二天,小輝媽媽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她又對此事進行了冷靜地思考,電腦對孩子的學習其實也有很大的用處,關鍵是在於如何引導他,而自己在給孩子買了電腦後,就一直是放任不管,其實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以後再也不讓孩子用電腦,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得不償失。

當天晚上,媽媽把小輝叫到身邊對他說:“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網絡也是這樣,利用好了,它便是一個學習的好幫手,利用不好,它便是一個學習的攔路虎。如果你以後能利用好它,多把它用在學習上,我就不反對你上網。”聽完媽媽的話,小輝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不該因為上網而耽誤學習。於是,媽媽給小輝訂立了上網的規則,一是要嚴格控製上網的時機和時間,二是要帶著學習任務去上網。從此,小輝對上網有了正確的認識,逐漸擺脫了對網絡遊戲的迷戀,學習成績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七八歲的孩子在許多方麵是不成熟的,我們要借此基礎做好他們上網的引路人。網絡中的東西五花八門,他們無法進行很好地甄別與篩選,這時,我們就要引導孩子選擇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網站,防止他們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襲。當然,孩子有時候可能因為在網上玩得起興,就把別的事情給忘記了,因此耽誤了學習,或影響了健康,這時,我們就要及時提醒,以防他們玩物喪誌。

其實,隻要我們能夠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相信他們是能夠正確利用網絡的。

方法三:關注孩子的現實生活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於網絡,是由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感覺到滿足和快樂,有的孩子因為成績不好,經常受到父母或老師的埋怨;有的孩子因為沒有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經常受到大家的排斥;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關係不和睦,經常處於極度的恐懼和不安之中……為了排解心中的不快和尋求心理慰藉,許多孩子便轉而投向了虛擬的網絡世界。因此,要想把孩子從網絡中拉出來,我們必須要關心孩子的現實生活,如果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滿足感和快樂,就不會沉迷於網絡而不能自拔了。

要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和同齡的孩子交往,比如為孩子舉辦生日宴會,周六周日帶孩子一起上街,到一些他們喜歡的地方玩一玩,讓他們享受到真實交往的樂趣,認識到網絡隻能提供虛擬的安慰,真正的快樂是來源於生活的。

我們還可以為孩子尋找一個有效的替代物,也就是指那些能夠真正引起孩子的興趣、孩子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來轉移他們對網絡的注意力,帶他們走出虛擬的網絡世界。我們沒有必要把目光僅僅局限於孩子的學習上,隻要是他們喜歡的事,隻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事,比如踢球、唱歌、下棋、畫畫、與同學一起玩,等等,都可以選擇。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他們的興趣愛好,網絡對他們的吸引力就會逐步降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走出來。

方法四:必要的控製也不可少

畢竟,七八歲的孩子的自製力是有限的,即使我們告訴了他們沉迷於網絡的不利影響,他們也已經知道了迷戀網絡的壞處,但有時候就是控製不住自己,隻要一有機會就會撲在網絡上。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的網癮,我們還是有必要對他們采取一定的控製措施。

如果家裏有條件上網,盡量讓孩子在家裏玩,不要讓他們去那些魚龍混雜的網吧。我們最好把電腦放在客廳等家中公共的場所,這樣,我們就能隨時監控孩子的上網情況,有父母盯著,他們也就不會毫無限製地上網了。

對於孩子每天上網的時間我們也要進行限製,比如不能超出多少多少,當然具體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要一下子就提出很高的要求,那樣的話孩子不容易做到,要講究循序漸進,逐漸縮短他們的上網時間,最後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

同時,我們要做孩子的好榜樣,不沉迷於遊戲和交友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是在網上搜索有用的知識和信息,而是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那麼,又如何能要求孩子不迷戀於網絡呢?

偶像為何讓孩子如此著迷

叛逆期案例

八歲的希希自從迷上動畫片《奧特曼》以後,每天晚上都會守在電視前看,一個台播放完後,他就換台找,找不到便又哭又鬧。為了哄住兒子,希希的媽媽就幹脆買回來一套《奧特曼》的光盤,讓兒子過癮。希希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放碟片看《奧特曼》,甚至在吃飯時,眼睛都盯著屏幕,直到媽媽再三催促,他才戀戀不舍地趕去學校。

《奧特曼》的光盤他反複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僅如此,連玩具、衣服、鞋子也非“奧特曼”係列不可。希希以前並不是很愛說話,性格比較內向,但迷上“奧特曼”後,就變得十分好動,經常模仿“奧特曼”在家裏“飛”來“飛”去,把沙發、書包當“怪獸”打。而且,他還常常在學校裝成奧特曼舞槍弄棒,爭強好鬥,總是把看到的人當成奧特曼的敵人——怪獸,進行“鏟除剿滅”。

因為太過頑劣,老師向希希的媽媽頻頻告狀,媽媽知道是“奧特曼”惹的禍,於是采取了多種手段來治希希的“奧特曼癮”,教育、斷電、藏光碟……但希希卻又哭又鬧,媽媽總是敗下陣來,這讓媽媽憂心不已:“這個奧特曼真是害人不淺啊,現在可怎麼辦?”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七八歲的孩子都有一種英雄情結,他們希望像偶像那樣具有超能力

如果我們問七八歲的孩子們,你們最崇拜誰啊?最喜歡的偶像是哪個啊?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說“奧特曼”、“蜘蛛俠”、“鎧甲勇士”、“超人”等。除了要看這些偶像的節目之外,他們還會要買這些偶像的玩具,即使穿衣服、穿鞋也要有偶像們的標誌才行。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會模仿這些偶像的行為、動作,整天打打殺殺,甚至還幻想著自己也能像奧特曼、蜘蛛俠、超人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這些瘋狂的舉動,讓許多父母擔心不已。

為什麼七八歲的孩子會迷戀奧特曼、蜘蛛俠等偶像呢?其實,在某階段迷戀某個人物或某件事,對於孩子來說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因為他們正處於想象力旺盛和好奇心高度敏感的時期,當看到奧特曼、蜘蛛俠、鎧甲勇士能夠如此“厲害”而且無所不能時,心中便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和崇拜,並因此而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像奧特曼、蜘蛛俠這些英雄一樣,具有神奇的力量。

父母對孩子的過多保護和照顧,也會導致他們迷戀奧特曼、蜘蛛俠、鎧甲勇士、超人等這些擁有超能力的人物。因為父母的過多保護和照顧,會讓孩子們失去很多自由,尤其是那些獨生子女,會因為失去自由而感到更加孤獨和壓抑。而當他們在看到奧特曼、鎧甲勇士等勇往直前、不畏強敵時,他們似乎會覺得被帶到了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再加上激烈的打鬥場麵,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宣泄了壓製已久的情緒。

迷戀奧特曼、蜘蛛俠等這些偶像,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七八歲的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對於自己喜歡什麼、追求什麼,他們的內心並不清楚。奧特曼、蜘蛛俠等偶像最先吸引他們的是表麵的東西,而通過表麵的現象就陷入瘋狂的迷戀狀態,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對於孩子迷戀偶像的問題,我們不要強行製止,以免產生反作用,要理解他們並及時正確地加以引導,以免對他們的生活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叛逆期方法指導

方法一:不宜簡單粗暴地製止孩子迷戀偶像

很多父母不去研究孩子為什麼會迷戀偶像,而是采取簡單粗暴的製止方式,對孩子進行責罵甚至毆打,想達到使孩子放棄偶像的目的。但實際上,這種粗暴的製止,不僅不會讓孩子放棄迷戀偶像,反而會遭到孩子的反抗,使他們變本加厲地比以前更加崇拜自己的偶像——你越不讓我喜歡,我越要喜歡!我就是喜歡奧特曼、鎧甲勇士……

因此,要解決孩子過度迷戀偶像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要承認偶像對他們來講是一種必要。如果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佩服和迷戀的人,那麼他一定是一個自大的人,他會認為全世界隻有自己是最棒的。其實,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去引導孩子看待自己的偶像。如果他們因為迷戀奧特曼、鎧甲勇士等偶像後變得有暴力傾向,我們就要跟孩子講道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他們能看到好的一麵,從而減少不良影響。

我們還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孩子一起研究他們的偶像,孩子都喜歡模仿,那麼就幹脆來個“模仿秀”,如果孩子喜歡奧特曼,那就扮一扮奧特曼。總之,通過偶像來鍛煉孩子的其他能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般都是學得很快的。

方法二:和孩子一起看看他喜歡的偶像劇

如果孩子迷戀奧特曼,但我們對奧特曼的劇情一無所知,空口說教,即使我們說得再有道理,也很難令孩子信服,他會明顯地感覺到不公平。因此,如果我們要想更好地引導孩子,應該抽時間看一看孩子喜歡的偶像劇,最好是和孩子一起看,這樣可以對他們進行隨機教育。

當孩子喜愛做某件事情時,是非常希望父母參與的,因為他們也渴求來自父母的關注和理解。隻有和孩子一起看,我們才能知道奧特曼、鎧甲勇士有何驚人之處,才能有針對性地跟孩子交流。即使我們對奧特曼、鎧甲勇士如何地不屑,也不要一味地進行批判,這樣孩子會非常反感,甚至有可能與我們發生衝突。與其把重點放在對奧特曼、鎧甲勇士的“攻擊”上,不如發掘奧特曼、鎧甲勇士的優缺點,轉而教導孩子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和勇敢,防止孩子盲目崇拜。

比如,當孩子看到暴力場麵時,我們可以說:“奧特曼力氣真大,但他隻會打怪獸,不會打人。”“蜘蛛俠非常勇敢,被壞人打倒後,他都能再爬起來……”還要告訴孩子,拳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要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孩子分不清現實與虛構時,我們可以說:“奧特曼(超人)擁有超能力,可以飛,我們不能,所以我們不可以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怪獸隻在電視上有,生活中不會有……”

總之,應該讓孩子明白,可以把奧特曼、鎧甲勇士當做偶像,但絕不可能像他們那樣無所不能。

方法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利用七八歲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其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玩積木、玩沙子、畫畫、做遊戲等,還可以帶孩子去看看電影、參觀博物館,或外出旅遊,使孩子的注意力由單純地迷戀偶像轉移到其他生活內容上來。

果果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很聰明,成績也不錯,就是有一點讓他媽媽比較頭疼——果果超級喜歡奧特曼,近乎於癡迷。隻要有空,他就坐在電視機前翻來覆去地看奧特曼的片子,從來就不知道厭煩,有時還拿著棍啊、棒啊學奧特曼打怪獸。

為了讓果果不再迷戀奧特曼,媽媽想了很多辦法,但最後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果果像往常拿著一個卡通玩具棒忙著打怪獸,媽媽發現他拿的那根玩具棒上畫著孫悟空,於是媽媽指著玩具棒上的孫悟空問他:“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當然知道,這是孫悟空,他可厲害了!”媽媽繼續問兒子:“真的嗎?那你能講出哪些故事證明他很厲害呢?”果果頓時啞口無言了。於是,媽媽從書櫃裏拿出一本兒童版的《西遊記》對他說:“答案都在這本書裏,你看完了之後再來告訴我吧。”

幾天之後,果果給媽媽講了“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大聖大戰牛魔王”等故事,聽兒子一下子講了這麼多,媽媽知道兒子認真看了書。此時,媽媽卻欲擒故縱,對兒子說:“《西遊記》裏還有很多故事呢,不過你還是先去看電視吧,奧特曼要開始演了。”果果急忙說:“不,不,我今天要看‘孫悟空大戰紅孩兒’!”媽媽竊喜,看來,兒子已經喜歡上這本書了。

為了進一步調動果果讀書的興趣。媽媽不僅給予兒子鼓勵和肯定,還經常和兒子一起讀書,一起寫讀後感,讀完了《西遊記》讀《三國演義》,讀完了《三國演義》讀《水滸傳》……閱讀給果果的生活增添了許多快樂。至於奧特曼,早就“失寵”了。

孩子和大人一樣,無所事事才會迷戀這個、崇拜那個,生活充實了,有了足夠的玩具、圖書,自然不會單純地迷戀奧特曼、蜘蛛俠、鎧甲勇士和超人了。

孩子偷錢買玩具該怎麼辦

叛逆期案例

有一次,楊女士因為打算為家裏買一台冰箱,就把平時放在家裏的現金拿出來點一點,誰知“不點不知道,一點嚇一跳”,現金竟然平白無故少了200多元。於是馬上打電話問丈夫,丈夫說沒拿過。放錢的地方,除了楊女士夫婦,就隻有兒子知道,家裏也沒有來過小偷,錢怎麼就不翼而飛了呢,難道是自己記錯了?

當天晚上,楊女士無意間在兒子房間裏發現了一個新玩具,心裏就納悶:“孩子哪來的錢買新玩具?不會是偷家裏的錢買的吧!”最後在楊女士的一再追問下,兒子終於承認:他偷了家裏的200多元錢,這些錢都用來買玩具了,還有一些他不敢帶回來,放在同學家了。

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教訓,楊女士狠狠地責罰了兒子一頓,但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並沒有因此而收手,反而愈演愈烈,一有機會就會偷,偷的錢也全都用來買了玩具或其他物品,兒子似乎對這些意外收獲樂此不疲。楊女士和丈夫隻能把錢隨身帶著,即便放在家裏,要是不防著,有時候也會被他翻走。

為了糾正孩子的惡習,楊女士和丈夫費盡了心思,道理講了不知多少遍,打也不知打了多少遍,但最後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這讓楊女士很是擔憂,兒子才八歲,這麼下去可怎麼辦啊?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七八歲的孩子偷錢買玩具很多都是受從眾心理的影響

在生活中,像楊女士的兒子一樣,經常偷錢買玩具的孩子有很多。有的孩子今天媽媽給他買了玩具,明天他還想要,後天看到其他同學有了新玩具,他又要糾纏著買,就這樣不停地買玩具,因為買的次數太多,父母不得不予以拒絕。父母不給買了,自己又沒有錢買,怎麼辦,就隻有悄悄偷家裏的錢買了。有的孩子即使被父母發現而受到責罰,也會因為無法抵擋玩具的誘惑而再次“作案”,這令很多父母甚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