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府慘遭滅門之事事發突然,來不及封鎖,消息已傳遍了整個京城,不過三四日又流傳到了塞北,於連璽聽聞此訊雖不甚相信,但也沒了心思打仗,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回京探個究竟,因此隻留下十萬兵馬由副將調遣,並叮囑其隻守不攻,自己另攜十萬大軍浩浩湯湯連夜奔往京城。京城守將見於連璽攜重兵回京,心知不妙,於是各種搪塞敷衍就是不開城門,這邊又忙派人去宮裏稟明皇帝皇後,皇帝皇後聞訊大驚失色,皇後當即下令死守城門,同時派出秘使去各方求援。
於連璽可是聰慧過人,見城門緊閉,便知滅門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否則這狗皇後也不至於如此害怕,越想越惱火,當即下令強攻一門。於連璽久經沙場身經百戰,攻城略地對他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不過半日,那守城將領便抵擋不住,索性大開城門列隊歡迎,城內鄉民見得大軍入城,頓時慌亂,四下逃竄,於連璽見狀叫停了大部隊,隻清點了千號精銳相隨,其餘人馬皆駐紮於城門處靜候命令,匆忙朝於府奔去,一路竟是暢通無阻。
於連璽見於府之外有一群侍衛把守,心下以為是皇後所派之人前來阻撓,提著兵刃便要下令進攻,忽見一人一邊揮手示意一邊快步走上前來,跪倒在地拱手拜道:“不知將軍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於連璽認得來人是吳忠魁,沒好氣的問道:“你守在這裏作甚?快些讓你的人散開,我要回府。”
吳忠魁忙起身說道:“將軍有所不知,前日夜裏有一撥來路不明的黑衣人前來行刺,尊府上下百十號人皆慘遭屠戮,皇上得知此訊,痛心疾首,遂令下官查辦此事。”
於連璽聽罷神情驚愕,緩過神來疾速衝進了於府,放眼望去偌大的府邸早已化為灰燼,凋敝不堪,於連璽發了瘋的尋找著父母的屍首,然而卻是一無所獲,頓時仰天長嘯,悲愴而淚下。吳忠魁見狀忙上前相慰道:“還望將軍節哀順變。”
“我父母的遺體呢?”於連璽轉身攥住吳忠魁的雙臂,麵目猙獰的質問道。
吳忠魁雖身強力壯,但被於連璽這樣攥著還是疼的鑽心,麵色難看的說道:“下官已清點過貴府上下的屍首,並未發現於大人、夫人以及二少爺的遺體。”
於連璽聽罷此言心底的希望頓時重燃,鬆開了吳忠魁的胳膊,問道:“你說連城他也在府上?”
“是的,案發前的那個下午我還曾登門拜訪過二少爺和於大人,可案發後他們便不知去向了,下官曾派人去尋,然而找遍了整個京城也未見其人。”吳忠魁說道。
於連璽心下琢磨了一番,忽地起身向連城廂房的位置走去,吳忠魁見狀忙跟了過去,隻見得於連璽用手撥開那一層厚厚的灰燼,露出那燒的焦黑的床板,接著按動床頭的機關,那床板登時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密道,吳忠魁看的瞠目結舌。
原來於連璽和連城手足情深,連城每每有了新的發明便會去向於連璽展示,因而於連璽是知道這個密室的,隻是先前向連城盟了誓,所以並沒有告訴任何人。此番尋不到他們三人,想必定是連城將父母救進了密室,於是毫不遲疑的開了密室。
“連城,我是大哥,你可在下麵?爹娘是否安好?”於連璽衝密室裏喊道。
連城正發愁如何安全地離開這密室,突見一束陽光照了進來,當下便知不好,焦急之際聽得上麵一陣呼喊,竟是於連璽的聲音,當即驚喜的回喊道:“大哥,我在下麵,爹娘他們……”
連城說道父母之時心頭一酸竟是無語凝噎,於連璽聞得連城的聲音,趕忙跳進了密室,吳忠魁也跟著跳了下來。隻見得連城理玉以及兩個生人站在角落裏,地上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三具屍首,借著昏暗的光線於連璽認出了父母,當即撲到在遺體上嚎啕大哭,連城見大哥傷心欲絕,登時也被感染,一時間涕淚橫流,理玉等人皆在一旁看著,卻不知該如何安慰。突然於連璽止住了哭泣,從母親手中取出一塊令牌,眾人皆圍上前去觀看。
“果真是劉大鬼這狗賊所為。”連城和吳忠魁異口同聲的喊道。
原來於母手中的令牌便是劉大鬼那皇後禦賜的腰牌,案發當晚於母死死抓住劉大鬼的衣袂不放,竟是硬生生將劉大鬼的腰牌扯了下來,連城當時傷心欲絕,卻是根本沒有注意到這番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