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瓦婭現在每天要鍛煉七小時,盡管如此,她在學校中仍是一名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如今,她已是一名七年級學生。瓦婭從3歲時就開始學習閱讀,後來選擇了一所俄語學校上學。瓦婭道:“它不是我們鎮上最受歡迎的學校,但我喜歡俄語。”
如今,瓦婭還參加當地一家奧林匹克預備學校的學習,這將確保她能獲得專業的體育訓練。瓦婭道:“我從不服用類固醇藥物,我隻吃一些維生素增加營養。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巨人,一個真正的巨人——長到1.90米高,體重超過100千克,就像我的爸爸那般強壯。”
沒有人知道這樣一個小女孩為何會具有這麼大的力量。據父親尤裏稱,他認為他和女兒身上擁有一種獨特的“大力士基因”,這種基因在大多數人身上都失去了。事實上,如今瓦婭已經是地球上“最強壯的女孩”,這一事實已經兩次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所證實。
(俄羅斯《真理報》2004年9月30日報道)
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空難
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空難,是1977年位於大西洋的西班牙旅遊勝地特納裏費島機場兩架大型飛機相撞。
當時,晴空萬裏,機場各種情況良好,飛機升降起落井然有序。然而就在這極平靜而正常的運轉中,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其時,機場空中交通管製員正在指揮一架大型客機降落跑道。這時,另一架大型客機也請求著陸。空中管製員的工作記憶“內存”立刻被新信號“覆蓋”,他轉而神情專注地仰望上空那架等待降落的客機,果斷地發出指令:“飛機可以降落。”
這名空中管製員忘記了旅遊地機場隻有一個主跑道,而在這個主跑道上幾分鍾以前剛剛降落下來的大型客機,正在等待他的指令滑行到停機坪。
降落在跑道上的客機駕駛員不解,為什麼空中管製員還不下達移機命令。
就在這時,另一架飛機從天而降呼嘯著衝向跑道,與這架等待指令的飛機猛烈地相撞在一起。
如同兩顆巨大的導彈碰撞,瞬間,幾團巨大的火球燃燒起來,兩架客機全部“報銷”,機艙內583人死亡,機場也基本毀壞,直接經濟損失達20多億美元。
引起特納裏費島機場兩架飛機相撞的原因竟如此簡單,即機場空中管製員由於短暫記憶幹擾,在前後兩架飛機相繼著陸時,忘記了把先降落的飛機調走。
特納裏費島機場空中管製員記憶幹擾釀成大禍,還與機場管理者決策失誤直接相關。
據說,當初機場管理者認為,該機場隻在一年中的夏季,即旅遊旺季才會有較多飛機起落,按照機場控製塔通常需有三個以上工作人員的慣例,這顯然“窩工”,於是下令隻留一個管製員值班,待到夏季客流量增多時增加一人。
但就在那一年的夏季,機場並未增加空中管製員,這是因為決策者認為每天上午不過兩三個小時內飛機起落忙碌一些,設一個空中交通管製員足夠了。
這種想當然的決策違背了人的神經機製,災難斷然不可避免。
人類最早的航海家
鄭和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在1405-1433年的28年間,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打通並拓展了中國與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交通,為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和各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鄭和七下西洋,最多時率船200多隻,人員達27000多人,主要航線多達40多條,總計航程16萬海裏,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數最多、行動範圍最廣的遠洋航行活動。鄭和1405年首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早92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14年,他無疑在人類文明史及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明洪武四年(1371年),鄭和出生在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裏。其六世祖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是元初傑出的政治家,死後被封為“成陽王”。其子孫因長期與漢族共處,改從漢俗,定為馬姓,鄭和本姓馬,就來源於此。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發動了統一雲南的戰爭,鄭和的父親在戰亂中死去,十一歲的鄭和被明軍俘獲,遭到閹割,隨後被送到當時的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宦官,並深受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