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瞄準時機,用小錢套大錢——30歲賺千萬的投資經(1)(1 / 3)

投資是一種以錢賺錢的手段。30歲的年輕人想要快速地賺得財富,就有必要適當地進行投資,養成定期投資的習慣。年輕人如果能夠學會理智地投資,不僅可以讓小錢變成大錢,還可能會因此改變自己的一生。當然,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人們投資時,要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選擇自己能夠承擔風險的項目進行投資。在投資的過程中,把握最佳時機尤為重要,需要人們能夠在關鍵時刻果斷地進行決策。而且,人們要明白,投資是一種理性行為,切忌頭腦發熱,要理性地選擇投資的目標,這樣才能實現投資的真正目標。

1.借鑒投資巨人的經驗,利用投資賺得財富

牛頓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投資領域,如果年輕的投資者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同樣會事半功倍,獲得不小的收益。

很多投資者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我是個新手,沒有絲毫的投資經驗,賠了就當交學費吧!”事實上,在這些新手投資之前,已經有許多人遇到過相同的失敗,他們失敗的教訓足以讓我們覺醒,我們又何必再自己掏錢,重蹈覆轍呢?

投資是一種金錢遊戲,很多投資者往往都是在用自己的金錢損失來換取投資經驗。如果說在牛市中投資者虧損的隻是前期累計的收益,那麼遇上震蕩不止的熊市,投資者虧損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了。所以,能在投資之前從巨人那裏免費借鑒經驗才是明智之舉:參考前人投資活動的成功和失敗經驗,讓自己能夠更準確地控製風險、把握時機,製訂與自身需求相匹配的投資計劃,這樣投資者才能利用投資賺得財富。

在股市處於牛市的時候,許多投資者會從中獲得很高的利潤,但依然會有人感慨沒能第一時間進入股市,未能充分地享受牛市的高收益。這些投資者之所以沒能抓住良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他們沒能吸取前人的投資經驗,在10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麵前,投資者將風險控製、資產配置、曆史經驗拋於腦後,才導致自己的後知後覺。

市場往往會用最殘酷的方式給那些投資者上一課。如果投資者能夠及早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完全不必上這一堂代價慘痛的失敗課。麵對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年輕人與其費盡心思地揣摩市場的未來走勢,還不如學格雷厄姆冷靜淡然的投資心態、彼得·林奇“不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高超手法、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隻有當你站在了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的時候,即借鑒了他們的投資經驗時,你的投資眼光才會變得遠大,才能利用投資賺得財富。

那麼,要借鑒投資巨人的哪些投資經驗呢?大體說來,以下的六個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1.冷靜對待市場預期,即使是那些所謂專家給出的預期也不能全信。有些人,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喜歡搞市場預期,並且將其公之於眾。試想一下,真正知道未來走勢的人,自己早就身處其中了,哪裏會大張旗鼓地宣傳。相反,那些真正的投資大師,在談及市場預期的時候往往都很保守。

2.永遠不要低估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投資並不是簡單地持有普通股票。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應該在投資之時將自己的投資組合配置好,隻有這樣才能夠大大降低投資風險,賺得更多的財富。

3.業績超常優秀的共同基金經常遇挫。這是一個普遍的真理,雖然有時會出現個別情況,但是作為投資者,不能不警惕。所以,投資者在投資之時一定要對那些業績超常優秀的共同基金避而遠之。

4.投資整個市場依然是投資者的首選策略。真正的投資者永遠不會隻持有一隻股票,因為那樣做的話,如果個股形勢不好就會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5.當心金融創新產品。大部分的金融創新產品,其最大的利潤到最後都到了創新者的腰包,即使你可能會從中分得一杯羹,所冒的風險和最後的收益也不成正比。所以,最好不要碰那些金融創新產品。

兩千多年前,羅馬著名的演說家噶圖(Cato)曾說過:“人們的本性中有非常多的愚蠢特質,要不然人們不會一次又一次地落入相同的陷阱。”對於年輕的投資者而言,他們可沒有那麼多的資本在同一個陷阱中一次又一次地跌倒,這就要求投資者在投資時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鑒他們的投資經驗,避免遭受更多的損失。

當然,投資者也不要認為背誦了幾句投資格言、閱讀了幾本投資大師回憶錄,就自以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需要有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實踐。

人們常常會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投資市場從無到有,至今已經上百年了,不知道有多少前人給我們栽了樹,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樹底下乘涼,借鑒他們的經驗,真是浪費了前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