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火災(2 / 2)

對於河間府賑糧一案的首腦定郡王載銓,他們也知道此人自道光年間以來,權勢日隆,朝中各級官員依附者甚眾,連被稱為“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也拜至門下,坊間更有人稱定郡王旗下有“四配、十哲、七十二賢”,權勢之重,在朝無人可敵。

墨裕定親王一黨勢力深為了解,知道但憑一己之力,斷難推倒這座冰山,所以一直在暗中調查他們的種種劣跡,並詳細記錄他們的同黨、派係以及所涉官員,然後等待時機具折上奏,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是,肅順以河間一案來找他,讓他突然改變了想法,因為賑糧一粒未到河間,那麼就意味著河間一府多縣將有數萬人性命堪憂,這是何等慘烈而又急迫的事情,如果等到自己查明實據再上奏彈劾的話,這數萬條人命又豈能生還?所以,在肅順的鼓動下,他下定決心要在關鍵時刻與定親王一黨碰一碰。

他們在路上商議許久,最終得出結論:在皇帝派員查辦此案期間,一定要將河間府賑糧一案再掀起一場波瀾,這樣的話,前去查辦的官員便不敢收授賄銀而上報不實,同時也會讓皇帝和清流【注②】更加重視此事,進而使河間災民能夠即時得到補賑,保住性命。

有了這們的共識,肅順和墨裕就開始思考這場“波瀾”怎樣去運作,並且還要想好所有的步驟與節點,以免出手不準,反被定王黨這條大蛇反噬。

兩人兩騎一犬就這樣邊想邊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宣武門前。這時城門口駐防的官兵已經點燃了火把和油燈,迎著熠熠的火光,肅、墨二人抽韁勒馬,緩行出城。

走到城樓的門洞內,一個守城的士兵提著燈籠迎麵走來,他走到墨裕的身旁,附耳與墨裕說了幾句話,然後悄然而去。

“怎麼啦?”肅順趕上前問道,“這人是誰?”

墨裕不答,直到走出城樓二三十步遠時,才道:“是我的一個耳目,他剛才告訴我說,皇上今天下午回鑾時在宣武門外的一家客棧稍作逗留,其間有個待選入宮的秀女向皇上稟訴了河間府賑糧一案。”

“下午在刑部衙門的時候,”肅順邊想邊道,“有司官給你抄了旨稿,說是皇上鑾駕在太廟時便發了查辦河間賑糧的諭旨,這麼一聯係,看來,這諭旨的來由正是這個秀女的上奏啊!”

“嗯,”墨裕認可他的分析,“我一開始還不明白皇上為何會這麼急於查辦賑糧一案,現在來看,果真是皇上受了那位秀女的影響。不知道這位秀女是個怎樣的人,竟然能夠如此審識大體,越次上奏災情。”

墨裕這麼一說,肅順座前的黃狗突然抬起頭去望他,看到浮生那驀然驚起的樣子,肅順的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今天上午在永定門遇到的那位待選秀女,心中不禁怦然一動:“莫非是那位女孩?”

“快到了,”墨裕走在前麵,他用馬鞭指著前方,“咱們再轉兩條街就到吃飯的地方了。”

“且慢!”肅順突然擺手道,“四哥,我想去拜會一下那位秀女!”

“什麼?”墨裕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你想什麼?”

肅順一臉凝重地道:“去拜會下那位秀女!”

“你瘋了?”墨裕覺得他的想法不可思議,“秀女是給皇上選的,自生下來就報內務府入冊,一進了紫禁城就去內宮為妃為嬪,人家打從娘胎起就是皇上的女人,除了被撂了牌子,你說你現在要夜會皇上的女人,你想作死麼?”

“四哥,”肅順的臉上浮現出自信的笑容,“如果這個女人能夠幫咱們扳倒定王爺這座冰山,你說值不值得冒死一會?”

墨裕不解:“什麼意思?”

肅順正要說出自己的想法,突然身後有一隊清兵疾步奔了過來,他轉頭一望,見那隊清兵有二三十人,分別拿著水桶、水銃、鉤鐮和麻搭,肅順知道這是隸屬步軍統領衙門的救火隊,於是趕忙問道:“哪兒著火了?”

那隊清兵跑得很急促,在隊列最後的一名把總頭聽到肅順的問話,頭也來不及回,遠遠地答道:

“前邊兒的祥雲客棧!”

【注①】:邸報:在清朝也稱“邸抄”和“宮門抄”,是官方創辦的專門用於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清朝時在紫禁城東華門外設“抄寫房”,由內閣責專人抄寫當天的朝廷政事、新聞動態以及明發上諭和奏折摘要,多於傍晚發行,專人送閱,官員們多由此渠道來及時了解朝局動向、時政新聞。

【注②】:清流:語出《三國誌》,喻指德行高潔的士大夫,在明清官場特指可以具折諍諫的翰林、禦史等言官,他們以監督、製約重臣百官為主要職責,對於煊赫一時、氣焰熏天的權貴重臣,他們會展開強大輿論攻勢進行抨擊與彈劾,對於清朝官僚係統有著重要的監察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