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特裏?伊格爾頓.文學原理引論[M].龔國傑[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2.[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自我認同[M].趙旭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3.[德]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陳平[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4.[法]德裏達著.多重立場[M].餘碧平[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

5.[美]馬泰?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麵孔[M].顧愛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6.[德]哈貝馬斯著.現代性的哲學話語[M].曹衛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7.[德]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8.[英]伯恩斯著.曆史哲學:從啟蒙到後現代性[M].張羽佳[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9.[美]詹姆遜著.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伍曉明[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10.[英]丹尼爾?貝爾著.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嚴蓓雯[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美]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M].宋偉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3.[美]夏誌清.中國現代小說史[M].台北:台灣時報出版社,1979

14.郭軍等編.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6.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M](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1991

17.周昌忠.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18.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19.劉增傑.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20.朱壽桐.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21.孫玉石.中國現代主義思潮史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2.董健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23.錢理群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4.[美]夏誌清.中國現代小說史[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25.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文學傳統[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26.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論[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

27.陳思和.新文學傳統與當代立場[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8.高旭東.比較文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29.南帆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批評99個詞[C].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

30.逄增玉.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31.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2.李怡.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3.張光芒.中國當代啟蒙文學思潮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34.馬永強.文化傳播與中國現代文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35.高偉光.“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