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塑造好性格,形成好風格(5)(1 / 2)

幸福就是一種自我感受

有人說,生活中的快樂很少,而傷感很多。但是對於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女人來說並不是這樣。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女人是善於發現快樂、體味快樂的,即使是不快樂的事,她也能從中找出讓人快樂的方麵。

女人的一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曆,有些事情讓你歡喜,有些事情卻讓你憂傷。無論是快樂還是不快樂的事情,其實都是女人人生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就是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女人才能感覺到五味俱全的生活滋味,其中不僅有甜,還會有苦。隻有嚐過甜蜜和苦澀的女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真正能理解到人生真諦的女人。其實,快樂是一種幸福,不快樂也是一種幸福,細細體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追求幸福而找尋快樂,可當自己真正抓住這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幸福時,卻猛然頓悟其實幸福就是一種自我感受,當心情是灰色的時候,世間的一切就是灰暗的;當心情是清澈的時候,世間的一切又變得明朗。其實快樂和不快樂是一種角度問題,由於視角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感悟。幸福一直都是存在的,關鍵在於你懂不懂得把握幸福,用幸福的視角去找尋幸福。

人從呱呱墜地至耄耋之年要曆經坎坷風雨,品盡人生百味,快樂和不快樂是規避不開的。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在不快樂中找尋那一份幸福,為生活添彩。如果快樂就在身邊,就去努力抓住,擁抱快樂,擁抱幸福;如果正在承受不快樂,要試著改變自己的視角,用心去體會其中美好的一麵,親吻幸福。沒有人敢說自己的生活中沒有一點苦痛,永遠是快樂的,但有的人卻始終對人生持有樂觀態度和積極心態,用讚美的心情去生活。因為聰慧的女人知道,世間萬物都是包含苦和甜的,從苦中提煉出的歡樂是幸福中最大的收獲,最美麗的凱歌。

菲裏普斯說:“什麼叫做痛苦?痛苦是到達佳境的第一步。”痛苦與快樂是一對不可分割的孿生姐妹,如何看待和對待她們則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青藏高原擁有美麗的山水、變幻莫測的天氣、古老而神秘的風土人情,美麗的景色會讓人流連忘返,可是去過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那片土地是天堂和地獄並存的世界。趙佳便生活在這個世界裏。她是一位隨軍進藏的家屬,為了追隨愛情,她毅然辭去了高級白領的工作,去到這片博大的土地。在那裏,這位年輕的姑娘感受到了酸和苦的滋味。麵對惡劣的環境和艱苦的條件,想到要長期居住在此,趙佳心中五味雜陳。

老公的部隊所駐之處交通不方便,很多道路根本沒有開通,遇到雨季塌方或者大雪封山的時候,僅有的羊腸小道也會因為天氣而被“封鎖”,使他們居住的地方成為一座“孤島”。遠離都市喧囂的趙佳麵對孤獨和寂寞時,會高唱時而低沉時而高昂的藏歌,用純淨的歌聲洗滌自己的心靈,為生活增添色彩。

高原上缺水缺電是常有的事情,由於高原缺氧,趙佳每去提一次水都會氣喘籲籲,很多人都認為從小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她吃不了那麼多苦,會知難而退,而她卻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在青藏高原上的生活是幸福的。趙佳在給父母寫的信中說道:“我從來不把打水的艱難看做是一種痛苦,反而我認為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當我用親手打來的水澆灌僅有的幾盆植物時,我的內心被一種幸福的感覺充斥著,因為我在用心去澆灌著另外的生命;停電了,我就用黑色的眼睛去感受純樸的黑夜;老公不執行任務時,我們會相擁去感受對方的心跳,我始終認為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趙佳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找尋快樂、體味幸福的,在生活中將不快樂的因素過濾掉,留下美好的笑聲,用廣闊的胸襟去麵對每一天。凡事都沒有統一的分界線,樂觀和悲觀、快樂與不快樂也並非能一言論之,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自己的心態、觀察事物的角度,都能影響到他感受幸福的程度。其實,快樂與不快樂就是人潛意識內的思維模式和考慮問題的方法。“所有的苦痛大多都來源於人的內心,屬於某種自我心理暗示。”不論客觀環境和條件是否艱苦,隻要你內心感覺到不快樂才是真正的不快樂。反之,你通過轉變視角或者換位思考認為外在因素中包含快樂因子,那麼你所感受到的就是每天燦爛的陽光,幸福指數便會迅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