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進了農村小店的規範和提高。許多農村小店為了與連鎖門店麵對麵競爭,把原來髒、亂、差的店麵按照連鎖門店的樣式改造成小超市,有的主動要求成為“千鎮連鎖超市”工程的加盟店。“千鎮連鎖超市”工程提升了農村傳統商業業態,對農村流通業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
3.增強了農村居民的商品質量意識。在“千鎮連鎖超市”工程的推動下,農村居民購物重價格、輕質量的消費觀念已經有所轉變,到“千鎮連鎖超市”門店購物的頻率不斷增加,安全購物、放心消費已經越來越多地被農村居民所接受。
(三)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推動了新農村建設
1.加強了城市與農村的聯係。“千鎮連鎖超市”龍頭企業立足城市、麵向農村,在商品下鄉的同時,也帶動了城市觀念、文化、信息的下鄉。農村居民可以通過開在家門口的連鎖超市,了解城市信息和動態。“千鎮連鎖超市”把遍布農村的村落與城市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有利於排除城鄉障礙,消除農村落後的傳統觀念,縮小城鄉差距,對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和諧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一是為農產品銷售開辟了新渠道。全省93家“千鎮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已經有40家企業開展了農產品銷售業務,近三年累計銷售農產品38.8億元;有33家企業開展了農產品收購業務,近三年累計收購農產品27億元。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有利於解決農產品出售難的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二是促進了農村就業。全省93家“千鎮連鎖超市”龍頭企業的農村連鎖門店,已經吸納了2.8萬名農村人員就業。農村連鎖門店的增加,也帶動了運輸業和相關產業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拓展了農民就業門路。三是開拓了農村市場,促進了農村消費。2007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14億元。其中,城市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117億元,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097億元。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6.1%,與城市相比,增幅由2005年相差2.8個百分點縮小到2007年的0.9個百分點,農村市場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3.一網多用,拓寬了農村便民服務範圍。針對農村社會配套服務功能較弱,農村生活消費存在較多不便的問題,“千鎮連鎖超市”工程的許多連鎖門店,在商品銷售的基礎上,積極擴大服務範圍,開展郵政、電信、農資、文化產品等經營業務,既方便了農村居民的消費,又拓展了農村商業網店的服務功能,同時減少了各部門下鄉設點所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如江山市左鄰右舍便利商店有限公司的連鎖門店,在原有零售業務的基礎上,逐步推出乙類非處方藥、服裝洗滌、代收公共事業費等服務項目,使單純的連鎖零售門店,發展成了既有商品零售業務又有社會服務功能的便民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