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問斬罪臣(1 / 2)

新年初始,與尋常百姓家的那份悠閑不同,眼下朝廷正逢多事之秋,朝堂上的政務也是異常的繁忙。幾經波折,耗時已久,殷嵩與反將聶不飛勾結的事情,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今日早朝之上,安國公劉強在群臣麵前,義正言辭的彈劾殷嵩知法犯法,居心不良,收留反將聶不飛的遺女聶蘭珠,並將她化名“珠兒”,一直藏匿在殷府充當侍女。眼見著事情暴露,不僅不思悔改,反而一錯再錯,借著出使雲海國的由頭,將聶蘭珠神不知鬼不覺地藏身在雲海國,分明是藐視聖意,要替聶不飛平凡。

劉強說的慷慨激昂,發言洋洋灑灑,折子中陳述的證據也是頭頭是道,令人無法反駁。加上幾個與劉強一派的臣子早就事先串通一氣,在一旁添油加醋,定德帝聽罷,在早朝上龍顏大怒,當場下旨將殷嵩打入死牢,十天之後問斬,並且深深地斥責了身為羽林軍統領的殷詹,問他是否知情不報,與殷嵩父子同謀,意圖不軌。

殷詹聽到定德帝的旨意之後,饒是七尺男兒錚錚鐵骨,依舊是雙腿一軟跪倒在地上,俯首在地上痛哭流涕,先是言明自己並不知情,表示了自己對朝廷的忠心。然後冒死替父親求情,言辭懇切地陳述殷嵩多年來從政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為定德帝立下的汗馬功勞。

真個是情真意切,朝中的眾人都不禁為之動容。素日裏與殷嵩交好的幾個大臣更是被他的悲痛之情所感染,不顧滔天盛怒,紛紛跪下為殷嵩求情,一時間大殿之中哀聲四起。

恭親王袁衍河見狀也是一臉不忍,從群臣中出列,對著定德帝懇求道:“父皇請三思,縱使太傅收留反將聶不飛之女,可太傅並沒有參與謀反,或許殷大人隻是一時糊塗,見那孤女可憐,起了悲憫之心,一時欠考慮,才會一失足鑄下大錯。況且殷大人可是幫著父皇鏟除了反賊袁赫的功臣,若說他有心謀反,實在是難以服眾啊。兒臣覺得殷嵩實在是罪不至死啊,還懇請父皇三思,不要一時激動,錯殺了忠良。”

話音剛落,太子袁衍江就站了出來,道:“四弟,你未免有些太婦人之仁了,我知道平日裏你與殷家走的頗近,但眼下可不是顧念舊情的時候。殷嵩收留逆賊之女,顯然是對父皇旨意的不服。謀反之罪,按律當滿門抄斬,難不成四弟也覺得那聶蘭珠是無罪之身?難不成你認為是父皇糊塗,下錯了旨意,釀成冤案?”

袁衍江大膽的言辭一經出口,立刻在群臣之間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朝臣之中近乎一半已經是效忠太子,此時更是想要抓住機會表明忠心,意圖日後太子登基後能加官進爵。一時間他們議論紛紛,跟風認為袁衍河的言辭對定德帝是大大的不敬。

誰知,袁衍河一身錚錚鐵骨,根本不畏懼他人所言,依舊我行我素,執意求情到底,當下一拂朝服的後擺,雙膝一曲跪了下來,對著定德帝俯首道:“兒臣請父皇三思,饒恕太傅一命。”

在場大臣也有想不少想要為殷嵩求情的,但唯恐定德帝盛怒之下惹禍上身,本是猶豫不決,此時見有人挑頭,心中便有了幾分底氣。在袁衍河的號召之下,殷嵩一派的人也開始跪在地上,齊聲大呼:“請皇上三思,饒太傅一命。”

聲音可謂壯觀,回響在金鑾殿中,久久不絕,一時間朝中群臣分為兩派,場麵僵持不下。

可定德帝見狀非但沒有更改心意,反而更加暴怒,將求情的臣子全都官降一級,並揚言道:“若有再為逆臣殷嵩求情者,以同罪論處,定斬不饒。”這句話一出,才算是堵住了那些臣子的嘴,金鑾殿中立刻一片靜謐,隻剩下殷詹小聲的抽泣聲,聽了更讓人感到揪心。

早朝一散,定德帝便氣呼呼的甩袖離開,這時噤若寒蟬的朝臣才又有了生氣,仿佛冬眠的蟲子,原本一動不動,此時寒冬一過,又開始活躍起來。

方才那幾個與殷嵩交好的臣子紛紛來到殷詹麵前勸說,百般勸說之下,殷詹依舊是跪在原地哭泣不止,他們心中雖然無可奈何,卻也無計可施,不得不歎著氣,心情沉重的離開金鑾殿。

眼見計謀得逞,除了自己的心頭大患,太子袁衍江與安國公劉強對視了一眼,神情說不出的愉悅。尤其是袁衍江,在聽到定德帝下令處斬殷嵩的那一刻,心裏竟比他當上太子時還要痛快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