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與後天
先天和後天是一個流動的、相對的時間概念。一個人,當他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未結合孕育他之前的時間,就是先天。當他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結合而孕育他以後,這以後的時間,就叫作後天了。值得注意的是,先天後天的時間概念,和三界概念是有不同的。
那麼一個人死亡以後的狀態叫什麼時間?
有的人講,我們生活中的時間和距離 (空間) ,是假的。其實這不是否定時間和距離 (空間) ,隻是講在修道和內視的特殊條件下,時間和距離不存在了,變成無了。替代時間和空間的是無物質。
元神與識神
因為有了人的先天,這就又出現了一種狀態,叫作元神。古代認為人先天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元神。後天生命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宰,也是元神。元神也是一種無物質,有點像操作係統和心思。隻是人生下來長大成人後,用肉眼輕易觀察不到代表自己本質的這個元神。元神的本性是善。聖人所做的一切,是要回歸善的本質。回歸到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喪心病狂,貪心喪誌。
一般認為,現今的觀點是人性本惡。這有對的一麵。這裏講的是一個人的後天,惡。學惡了。人生下來後學壞了。當惡成為人的最外在、最表麵的本性時,人的生命,是那個認識之神在作主宰。
古代叫作識神。識神作主的時候,他讓人類的認知僅僅停留仕尹仍及物質的表麵世界、欲望世界。
元神和識神分別代表了性命之學中人的性和命。
現醫有神經,古醫有元神和識神,太正常了。不能隻讓現醫用“神”字,而不讓古醫用。
五德與五行
在古代人看來,人的生命和肉體,是產生道德的機器,或者講人是產生道德的生靈。五行講的是特殊的無一類的物質。不光人有,宇宙自然也有。德,當然人也有,宇宙也同樣有。人的生命之中有五行物質,人體中的這些五行物質,主要代表是心肝脾肺腎,它們直接產生仁義禮智信五種基本道德。這些道德,是肉體生長出來的一些東西罷了。五髒在古醫中的意思,實質上是產生道德的器官。這和我們現在人類的道德觀,全不一樣。
《黃帝內經》講“天之在我者德也”,宇宙自然表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就是“道德”二字。
述者反複講道德和生命的關係,不是自己想當然下結論,而是認為在古代醫學和傳統生命科學中,它實在是太重要了,是登堂入室的第一道門檻。
現醫在宇宙尺度這個層麵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角。古醫所秉持的宇宙觀,其對人和宇宙關係的內證觀察極為深刻,這種關係如同宇宙中的星辰般緊密相連,不可忽視。傳統生命科學所采用的宇宙觀察尺度,已然遠遠超越了銀河係的範疇,達到了銀河係以外的廣袤空間。銀河係那約十萬光年的直徑以及最厚處約一萬光年的規模,在古醫的宇宙觀裏隻是一個小小的局部。而對於更遠的宇宙距離,盡管現今醫學目前尚無確切定論,但古醫卻早已將目光投向了那無盡的深邃之中,雖當下難以精準描繪,但那種對宇宙奧秘的探尋精神卻始終熠熠生輝。現醫則更多地聚焦於人體自身及其微觀世界的研究,在宇宙尺度的考量上相對較為局限。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兩者毫無關聯,恰恰相反,隨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不斷拓展,或許古醫與玩醫在未來能在宇宙尺度的領域中找到新的交彙點,共同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