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閑時,山中的收徒活動。進入第二天,仍然有源源不斷的人湧入這個偏僻的地方。林易一大早就先將小丫送到了仙霞門的住地,打聽仙霞門對於收錄弟子的安排。今年仙霞門計劃招錄二十名子弟,第一天已經收了十二名。他們需要在今天傍晚前到仙霞門報到,如果傍晚時人數已滿,那麼招收工作就會提前結束。當天晚上,仙霞門將啟程返回宗門。
林易又來到薑家場地,詢問清楚後得知,兩日後上午要到坊市薑家醫店集合,然後一同出發。他和小丫確定好行程後,便開始四處看熱鬧。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殷五爺騎著馬,身後還跟著一輛裝滿行李的馬車,已從家中趕來。
幾人聚集在一起後,林易注意到馬車裏堆滿了一捆一捆的包裹。殷五爺拿起一捆屬於殷子軒的包袱,帶著殷子軒先去玄天宗報到。由於玄天宗是分批次將人送入山中,所以先到的人可以優先安排宿舍。
林易與小丫、殷含梅站在一起,旁邊還站著昨天那名壯漢仆從以及一位老媽子。起初,林易誤以為那位老媽子是那仆從的妻子,但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她是族中選送來的仆婦,要和小丫、殷含梅一同進山,負責照料兩個丫頭的生活起居。這是仙霞門所允許的事情。幾個人一起待在馬車旁邊,顯得有些無聊。小丫和殷含梅則鑽進了車廂裏,開始仔細地清點殷含梅從家中帶回來的各種零食和女孩子常用的物品。
林易坐在車架上,目光隨意望向不遠處廣場上的熱鬧景象,他恍惚到了後世的人才招聘市場。在晃神中,人們的穿著、言行和舉止都讓他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仿佛置身於夢幻之中。他坐在車架上,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忽起來,仿佛在這場如幻如夢的經曆中迷失了自己。
到了中午時分。那名老媽子從馬車上拎出一罐罐吃食,招呼幾人一起吃午飯。等了一會,殷五爺還是沒回來。幾人一起吃飯的時候,那老媽子竟然是一個開朗健談的婦人。她一邊替大家布菜,一邊誇讚林易的馬車真的很好,坐在車裏既寬敞又舒適,也不像其他馬車跑起來一跳一跳的。她還說,“殷家主坐了一次就說讓家裏也仿製一輛,這樣出門一趟就不會讓老骨頭像散了架一樣。”
吃完午飯,林易讓三個女人在馬車裏睡個午覺,仙霞門人數招滿後,今晚就會連夜趕路。
林易到廣場上轉了幾圈,沒有找到殷五爺與子軒,估計他們已經出發了。
在仙霞門得知已經招了 18 個人,10 男 8 女,下午如果有好苗子就再招 2 人,招不滿當晚也出發回山。
林易離開廣場,又到紡市轉了一圈,找到了薑家醫店,到裏麵看了看。醫店是一個前店後院的布局,前店有 兩 名夥計拿藥,後院有一名老者坐診,兩名夥計配藥。此時店中有兩三位患者正在就醫,還有兩名是即將要進入宗門的青年,也是前來采點的。林易認識,就是昨天一起測試中的兩人。一位姓高,好像叫高漸強。一位姓王,叫王鼎。兩人也看到林易,互相點點頭。
林易回到馬車旁,殷五爺已回來,正坐在車旁吃剩下的飯菜。見到林易,問明了仙霞門的行程。匆匆吃完食物,便驅馬來到仙霞門在紡市中的客棧。果然,客棧內外聚滿了少男少女。小丫、含梅進店點了名,其餘人在外麵等候。
到了傍晚時分,店中一陣騷動。首先走出四名統一服飾的青年男女,皆是俊男靚女。其中一人手中舉著一麵杏黃旗,上麵寫著“仙霞門”三個字。另三人各手舉一柄未點的火把,每人都背了一個包袱。四人走到不遠處的街道上兩兩站定。接著便是招錄的門徒,跟著出來,排到隊伍後麵。小丫、殷含梅也在其中。她們背著自己的被褥,等20名學徒出來,又有四名青年出來維持秩序。還有五六名仆婦,也利索地或背或挑著行李跟在後麵。等隊伍行進時,最後是一名老婦和一名中年婦人墊後。
小丫、殷含梅轉頭向林易和殷五爺揮了揮手,林易也揮了揮手。看著人群中那瘦小的身影,林易忍不住眼中噙淚,心生愧疚。他想起自己將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頭從幾千裏外帶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後孤身進山學藝,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自責。。
這時殷五爺在一旁感慨道:“哎、殷家已兩代人未能有專門進山學道的了,含梅可惜是個女娃,男娃的話,家主都要親自來送了。”轉頭見林易眼中含淚,拍了拍林易肩膀道:“放心吧,仙霞門會照顧好令妹的,這個門派的師傅、長老都很善待門中弟子。”
林易對殷五爺道:“我兩日後也要進薑家宗門了,也不知門內規櫃怎樣,將來還要拜托貴府代為照顧一下小妹。”
殷五爺皺眉想了想道:“照顧令妹的事,林小友放心,不說我大侄兒在信中也千叮萬囑的,殷府一定會當自家子孫看待的,隻是沒想到林小友,最後進的是薑門,這薑門雖是古老傳承家族,卻頗為神秘,我們也不太了解門內的情形,他們家也少與外界打交道,其他宗門我們殷家還有一些人脈,林小友進薑門隻能靠自己了。”林易微笑著點點頭,向殷五爺微微拱手,道:“五爺,你們先回去吧。我現在就是一個光棍大男人,不需要你們再送了,就此告別吧。”說完,他走到馬車旁,輕輕一拉坐墊下的一個暗格,對殷五爺說道:“這裏還有些許的銀幣,連同這輛馬車,就送給殷府了。以後如果小丫回來,請還提供一個落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