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後要懂點成功心理學(5)(1 / 3)

心理學家提醒你

美國電影《出水芙蓉》中的女校長告訴女生一句話,即女人每天要對自己說:“我有個秘密,我長得很美,人人都愛我。”心理學家認為,無論如何,熱愛自己的人都會比不在乎自己的人幸福很多。從此刻開始,學會欣賞自己吧。

勇於挑戰:變自卑為自信的方法

美國有位叫凱絲·戴萊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當歌星,遺憾的是嘴巴太大,還有暴牙。她初次上台演唱時,努力用上嘴唇掩蓋暴牙,自以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卻給別人留下滑稽可笑的感覺。有位男聽眾很直率地告訴她:“暴齒不必掩藏,你應該盡情地張開嘴巴,觀眾看到你真實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會喜歡你的。也許你所介意的暴牙,會為你帶來好運呢!”

一個歌唱演員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有勇氣打敗自己的自卑心理。凱絲·戴萊知道,自己如果盡情地張嘴,肯定會破壞自己的整體形象;但是,這個男聽眾也許可以代表部分聽眾的想法。

凱絲·戴萊接受了這位男聽眾的忠告,不再為暴齒而煩惱,她盡情地張開嘴巴,發揮自己的潛能特長,受到了更多聽眾的歡迎,成為美國的大明星,她的暴牙反而成了她的金字招牌。

你會為你有天生的缺陷而自卑嗎?你會因為一些天生的因素而畏縮不前嗎?心理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發現,嚴重影響人們自信主動、勇於進取的障礙主要有五個因素:

自卑。過分的自我批判,常常表現為過分的自我挑剔,因而導致在心誌上的“自殺”,失去進取心。

膽怯。膽怯的心理必然會磨滅自己的夢想、想象力和獨創精神,因為總是害怕出問題而失去許多機遇。

懶惰、倦怠。由於不肯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使自己變得平庸無能,也使某些原本有才華的人失去了進取和創造的精神。

性格的片麵性和狹隘性。一個人的個性是一個特別重要和積極的因素,但它必須是健全和完整的,片麵和狹隘的個性會阻礙創造才能的發揮,也會對人際關係產生消極的影響。

動機與興趣的浮躁與庸俗。這個不利因素會使人從眾流俗,忽冷忽熱,浮躁地追求某種時髦,實際上還是不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因而也就淺嚐輒止或有始無終。

很明顯,這五大障礙歸根到底都是心理態度的消極,缺乏自信主動的意識。這些心理往往都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養成的。

人人都羨慕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那些創造了奇跡的人與我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都有堅強的自信意識。如果把一個人的成功比做土地上的果實,那麼,自信就是取得成功果實的種子。有了種子不等於就會有果實,還要精耕細作,努力工作。但如果沒有種子是絕對不可能長出果實來的,一個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並且可以成功,哪裏還會自覺地強化自信意識,樹立成功心理呢?

阿裏是美國拳壇的一個神話。在無數的拳擊比賽中,阿裏始終把自己看做是最強大的,他曾經說過,隻要他相信自己會勝利,那麼,沒有人會擊敗他。這種信念,在他12歲的時候已經形成。在阿裏的自述中有這樣一段:

我在12歲的時候是個愛說大話的人,讓父母感到很頭痛。我穿著“金手套”夾克亂逛,趾高氣揚,說大話,進行拳擊攻防練習。

我在對假想的對手練習拳擊的時候總愛說:“我將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在我的每一場業餘拳擊比賽中,我總是機動防守、猛擊對方並最後獲勝。我拍著胸脯,吹噓自己多麼出色。

有一位教師認為我是個說大話的人。她看不起我們,好像很討厭我們這些自信心十足的拳擊手。她根本不相信我們的潛力。有一天我們正在走廊裏比劃著拳擊姿勢,她走過來,眼睛直盯著我說:“你永遠不會有出息的。”

17歲的時候,我在路易斯維爾戴上了金手套。第二年,我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擊手!回家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進那位教師上課的教室。我問她:“還記得你說我永遠不會有出息的話嗎?”

她看著我,一副吃驚的樣子。

“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擊手。”我一邊說一邊抓著係金牌的綢帶在她麵前晃動。說完就把金牌放進口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那間教室。那個懷疑我潛力的教師使我發誓要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我在12歲時就知道我會成為最出色的拳擊手。

阿裏曾經說:

“我決不會失敗,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失敗了。我遇見一些強壯粗野的人,他們聲稱他們已經打敗了我。這些人的狂妄之言後來被公之於眾,發表在雜誌上。我就以這種方式被打敗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敗了,可能就輸在十幾行不同的報紙消息上。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絕沒有輸給別人,甚至都未曾打過那場比賽。當我的時刻到來之時,我一定會奮起迎戰,並且擊敗對手。”這是對勝利精神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