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在這敞亮、痛快和舒坦之下,謝青雲興高采烈的繼續被這少年聶石瘋狂的壓著狂揍,聶石打得越是流暢,謝青雲越是興奮,盡管在這戰圈之內被少年聶石不斷的攻擊而掣肘得動彈不得,但謝青雲卻早沒了方才的難受,隻是一門心思的揣摩少年聶石的招法,揣摩這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是如何誘導和逼迫他不得不用下一招來躲閃或者是攻擊的。謝青雲眼下要做的就是,尋到一種法子,能夠擺脫少年聶石的誘導或是逼迫,來跟著對方的節奏躲閃或是攻擊的法子,隻有這樣才破除這少年聶石的坑中之坑,當然即便是破了一兩招也未必能破三四招,即便全都破了,也不表明他能夠學會了聶石的這種坑中之坑的打法,但無論如何,隻要能破,那便距離他自己習練出和少年老聶一般的打法,又進了一大步。這種打法也隻有他的《九重截刃》可以學來一用,換做其他的武技,隻需掌握如何破之便可以了,想要學那卻是無法和他們自己的武技相互融合的。
再和少年聶石鬥了半個時辰,謝青雲已經強行好幾次不依照少年聶石躲閃或是攻擊的預留方位而動了,隻可惜雖然擺脫了對方的坑中之坑,可這樣打,非但無法反擊聶石,反而更容易被聶石擊中。譬如這少年聶石向左側連閃,想要追擊便以戰刃從右側斜下方上撩,是最快最短的法子,但這少年聶石能向左閃,便已經就是在誘導謝青雲自右下方影撩,因此他的下一步便是以準備好的招法,用彎刃劃向謝青雲的腋下,能施展出這樣人族體型全然做不出的動作,隻因為少年聶石那向左連閃的動作不過是虛招,他重心方向早已經準備好了側劃謝青雲,可若是謝青雲不用這法子對付他。他的虛招便會變為實招,真個向左側連閃,如此謝青雲也就根本不能在最快的時機內乘著他閃躲的方位,而攻擊到他了。便等同於給他留出了下一招的時間。放在進攻上也是一般,這少年聶石的每一招同樣可實可虛,逼得謝青雲不知道改朝什麼方位躲避或是以淩月戰刃和少年聶石硬碰,最麻煩的就是這少年聶石的連環坑,不隻是算好了下一招,而是連綿不斷,不停的算計著謝青雲的接下來數招的走向。當然這種算計還是之前謝青雲已經看穿的,靠得不是神仙一般的預測,而是他虛實相濟的打法,逼著謝青雲不得不用能夠猜得到的方位打法來應對。如此這般。又過了近一個時辰,謝青雲始終無法尋到破解少年聶石武技的法子,便在此時,少年聶石的攻勢忽然淩厲起來,虛虛實實。弄得謝青雲心神不斷的運轉、去猜,去揣摩聶石下一招會怎麼誘惑自己,也就是這樣太過耗費心神的算計,讓謝青雲稍稍分了神,躲閃的途中一個趔趄,跌向了他全然沒有想過的方位,隻因為這個方向。很容易遭受少年聶石的致命一擊,可偏偏這麼一跌,在謝青雲覺著自己這次無可幸免的時候,那少年聶石竟然沒有對自己重擊,聶石整個人確是向右急閃,一彎刃看向自己方才所在的位置。很明顯,若是沒有這一跌,聶石看下的方位就是自己腦袋的所在。這一下謝青雲似乎明白了什麼,急忙向後連退,取出終極玄令。終止了這場鬥戰,當即立在原地,凝神細思。
這一想,便即明白了方才這一下的因由,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沒有依照自己跌倒的方向攻擊,顯然也是沒有想到他會朝著如此方向跌倒,而此時聶石虛招過後,重心已經偏移,準備好的下一個動作,即便他反應再快,想要來追擊謝青雲,但人體的筋骨肌肉卻沒有辦法在那樣的狀態下強行扭動方向,若是真個扭了,怕是他還沒擊中謝青雲,自己個的筋骨就要給扭扯斷了,所以他即便想到了可以撲擊跌倒的謝青雲,但已經沒有了法子去做出那擊殺的動作,隻好先完成了已經準備好的招法。這一下,謝青雲頓時想通了兩點,其一便是聶石的虛實坑法當中,最大的漏洞便是突擊向最容易被他順手擊殺的方位,等於是拿著自己的命去和他賭一場一般,武技當中每一招的攻擊,方位都有許多,然而都需要在前半個呼吸,甚至比半個呼吸還要短促的眨眼時間,做好一個重心的傾向,而少年聶石既有虛實擊法和閃躲,就絕不可能又太多的傾向,必然隻能選擇兩個方向,他卻將最容易擊殺對手的方向留下不選,隻因為這個方位,就是傻子也不會送上門來讓他來砍殺,如此看似簡單,卻是算準了對手心理的行為,才是坑人的法門之一,謝青雲卻是因為一個不慎,無意中破了這個法門,想起來雖然有些好笑,卻也讓謝青雲對聶石更是佩服之極。另外一點,則是謝青雲的猜測,之前他一直以為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是在不停的算計好對手在他躲閃或者攻擊以後可能的招法,這種算計至少得一次算到十幾招之後,可此時謝青雲忽然覺著這少年聶石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隻因為他一直想要跟上少年聶石的心神,也在不停的算計,可一旦這樣下來,搏殺時候要耗費的心神就會被拆散得七零八落,以至於自己方才一個不慎,竟然在鬥戰中打了個趔趄,若非這般巧合的破了聶石的坑法,這一個趔趄就足以要了他這次搏殺中的性命,又要從頭來過。基於此,他以為少年聶石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謝青雲很清楚武道修行,隨著境界的提升,腦子也會逐漸聰明,尤其是那匠師,到了大成之後,意識海就越發強大,武者雖不如匠師那般明顯,也同樣會如此,據說到了武仙境界修的便不是神海,而是大腦中的意識海,匠師隻不過提早了一個境界罷了,可眼前的少年聶石的虛化體,是靈影碑印記下來的少年聶石,不過二變頂尖武師的修為,意識和自己相仿,心神便不可能分得如此精細,能夠算計那許多步後。又同時在鬥戰中集中心神,之前謝青雲隻是隱約有些覺得不對,直到方才自己一個趔趄之後,他便開始懷疑。這少年聶石如何做得到這一點的,而此刻,在他心中以為,極有可能對方並沒有這般和自己一樣去算什麼,如此一來,心神至少比自己集中得多,鬥戰起來也就戰了更大的優勢。
腦中掠思慮過這兩層念頭,謝青雲重新選擇了繼續,再次和這少年聶石的虛化體鏖戰一處,這一次。謝青雲一上來就反複衝擊聶石隨手就能攻擊到自己的方位,看起來就好似每一次他都像在送死一般朝著聶石的彎刃上狂撞擊,這一下一連幾十招,聶石每次就都和之前那般,重心早移。非但不去以彎刀砍殺謝青雲,反而自己繞了個方向,從另一個角度來劈砍,可這樣一來,謝青雲便等同於躲開了他的重若千鈞的砍殺。如果此刻有人在一旁觀看他們的鬥戰,就好似謝青雲在一個勁的送死,聶石一個勁的不想讓他死。不停的收刀,不讓謝青雲撞上一般,可實際情況,隻有在戰圈之中的兩人明白,到底是這麼回事,如此又這般打了幾十招。謝青雲在純熟之後,便開始了反擊,屢次擊中少年聶石要害,終於這少年聶石挨了七八次之中,也當即換了打法。不在用那連環坑人的法子,也就沒有了謝青雲撞他彎刀,他卻來不及改變重心,反倒收縮彎刀的境況發生了。隨後,聶石依舊在算計謝青雲的招法,但卻遠不及方才那樣,一次能夠預計出十幾招一般,如今也不過三四招的算計,可這樣一來,謝青雲不止能夠跟得上,且還能夠躲避和回擊,如此接下來的幾十招,謝青雲總算不再被少年聶石壓著打了,也沒有方才那樣,他可勁的朝聶石的彎刀上撞,少年聶石可勁的收那彎刀,生怕砍在了謝青雲身上一般。這一下,謝青雲便證實了自己剛才的第二個猜測,這少年聶石並非臨機算了十幾招,若是如此,他方才變招之後,就算沒法子賭對手的心理,不在對自己能夠輕易擊殺對手的方位隨意放開,卻也不至於一下子從能算計到十幾招,到隻能算計三四招這麼一點,盡管三、四招在二變武師中已經算是極為厲害的了,可相比起他之前來,確是要差了太多,而謝青雲本就師承聶石,加上昨日、今日又對他的截擊加深了了解,這般跟上的他算計,和他勢均力敵確是很輕易的事情了。
自然,盡管能夠勢均力敵,可想要擊殺少年聶石,卻仍舊很難。謝青雲知道自己的截距離這少年聶石還相差很遠,眼下雖然識破了這少年聶石那一下十幾招連環坑的可發打法,卻仍舊沒有完全掌握到截的精髓。雖然如此,謝青雲卻絲毫也不失落,心中反而很是高興,自是因為他不用再和方才那般對少年聶石的算計而震驚了,很顯然這少年聶石是早就將那一套連環坑習練了無數遍,隻要對手不敢故意撞他的彎刃,他就可以一招接著一招逼或是誘對手進入他的坑中,壓著對手打。當然,這種打法並非一招一式全都固定好的,在對方不敢撞他彎刀、不敢自尋死路朝著最危險的方位攻擊的前提之下,剩下的套路需要臨機組合,隨時變化,但這種組合變化,這少年聶石多半是習練了十萬、幾十萬次,鬥戰經驗極為豐富,已經將這種打法深入了骨髓之內,才會有這樣的效果。可是一旦失去了這個前提,他再要算計十幾招,又得重新設計、習練,或許不在需要十萬、幾十萬次的習練鬥戰才會熟悉,但至少上萬次的鬥戰,總是需要的,因此他才會和方才那樣,換了打法之後,便隻能算上對手三、四招之內的變化了。想透了這一層,謝青雲所以才笑,是因為他的目標和方向也就更加清晰了,若是少年聶石真個能臨機算上十幾招,他之前曾一度覺著自己有可能沒有希望學會這截字的精髓,隻是一種隱隱的質疑在支持著他不斷的打下來,總算讓他發現了其中的隱秘因由。雖然如此,謝青雲也很清楚自己想要學會“截”的精髓,仍舊不簡單,若是掌握不了那樣的精髓,習練上十萬,幾十萬次,也達不到老聶之前的效果。且謝青雲現在很明白,老聶後來拋棄了這少年聶石的打法,而改良之後,研創出《截刃》。一定是察覺到盡管少年聶石的武技十分淩厲,且連環坑不斷,但萬一被破了,戰力就要下降好幾個層次,有了《截刃》雖未必有那十幾個坑的本事,但在截字一途上,卻更加接近那極致,當然這個極致,當初的聶石因為謝青雲修為太弱,並沒有在謝青雲麵前講解過。如今謝青雲想要從這少年聶石的身上摸索出來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