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隊長經過了一係列選拔,終於組成了一支像模像樣的城市足球聯隊,有聰明狡猾的狐狸、身手矯捷的猴子、鶴立雞群的長頸鹿、活蹦亂跳的兔子、噸位超級的大象,自信滿滿的鴕鳥,還有威風凜凜的小狼。

比賽開始了,烏龜隊長帶領著球隊,展開了激烈的抗戰。可是,最後它們輸了。烏龜隊長也垂頭喪氣。隊員們開始懷疑烏龜隊長的領導指揮能力和場上作用,漸漸開始覺得烏龜隊長應該做場下做指導以及後勤工作更合適,隊長一職應當讓賢。可烏龜隊長堅決反對這一說法和提議。

就這樣,烏龜隊長,沒有聽取大家的意見,依然帶隊參加接下來的比賽。第二場,比賽還是同樣的結局。

烏龜隊長既心灰意冷,又滿肚怨氣。即便這樣,烏龜隊長還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隻是迫於壓力,最後它選擇了離隊。森林島足球隊,因為烏龜隊長的離隊,而群英無首,棄權了剩下的比賽。

其實,從一開始,烏龜隊長的滿腔熱情,到最後因心灰意冷和怨聲載道而離隊,都是因為它愛走極端,不願聽取他人的勸告。

犯錯可以,但千萬不要執迷不悟。我們不要做烏龜隊長,因為它的選擇讓事情惡性循環。有時候我們都會不小心走上極端,但我們要知道,走上極端並不可怕,怕隻怕,我們由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

小波是個活潑、機靈的孩子。但她有個壞毛病,就是做事愛走極端。有一次學校進行模擬考試,小波因為前段時間生病落下了不少功課,這次考試中,她的成績和以前相比,差了不少,小波為此很難過。好幾天不跟同學說話,回到家裏也不說話,甚至還拒絕吃飯,小波的爸爸媽媽對此很頭疼,一次小小的挫折怎麼能讓小波變成這樣呢?

小波不能接受自己考的不理想的成績,不能正確看待眼下的挫折,這樣極端的心理嚴重製約了孩子相信自己、超越自我的能力和潛力。哪怕是僅僅一次的失敗,就會徹底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什麼價值,沒有任何前途,這樣的心態隻會導致厭學和接連不斷的失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見到有人很快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有人則沉浸在失敗的泥潭裏一蹶不振。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外在的世界並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個人的心態不同罷了。

人不可走極端,要麼是躊躇滿誌,要麼是萬念俱灰;要麼稍稍受點鼓勵就信心百倍,要麼稍稍受點打擊就萎靡不振,這是人生的悲劇,也是幼稚的表現。南極太冷,北極太黑,南極北極都不適合生存!說冷就冷,說熱就熱,愛走極端者不容易成功。為人做事都不可太極端!

我能做得更好

——培養自信樂觀的心理習慣

達妮是澳大利亞的一名女生,喜歡玩水卻不會遊泳。

有一天,陽光燦爛,朋友們叫達妮去一處海濱泳場遊玩。夥伴們陸續下海遊了起來,她們在海裏遊來遊去,顯得十分開心。達妮坐在沙灘上看著她們,忽然心頭湧起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夥伴們叫達妮下水一起遊,她告訴她們,自己怕曬黑了,所以不想下水。朋友們笑著慫恿她:“不要怕水,否則,你就永遠不會遊泳……”

陽光濺在她們水滑滑、光亮亮的肌膚上,她們像海豚一樣嬉戲。其實,達妮並不想躲在陰影裏看著她們快樂。她覺得自己實在是膽太小了,心裏掠過一絲自卑的情緒。

一個月後,幾個小夥伴邀請達妮到一個水上樂園嬉水。這一次,她鼓足勇氣下水了。她先在淺水區練習劃水,一會兒就感覺自己能浮起來了,她興奮地發現,自己沒想象中的那麼無能,但她還是不敢遊到水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