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告別(1 / 3)

注:東漢末年軍隊編製為:部、曲、屯。部的主官為校尉,規模小則主官為軍司馬或別部司馬,副手為假校尉、軍假司馬。曲的主官為軍候,副手為軍假候。屯的主官為屯長。而將軍的親兵由門候統領,估計為牙門將的濫觴。最基層的編製,5人為伍,10人為什,主官分別為伍長、什長,什到屯之間應該為五十人隊和百人隊,具體名稱不詳。

為劇情需要新編分為:伍長(5人)-什長(10人)-都伯(隊,50人)-百人將(屯,100人)-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曲,500人)-別部司馬、軍司馬(部,1000人)-校尉、封號校尉(營,5000人)-中郎將、封號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設2營1萬人)-裨將軍、偏將軍、封號將軍(為大漢最小的將軍,和現代的少將有點相同,領兵2到5個營不等)-四征、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和現代的中將有點相同,領兵5到10個營不等)-驃騎、車騎將軍(和現代的上將有點相同,領兵不受人數所限)-大將軍(統領三軍)。

強加了封號校尉、中郎將、將軍。軍人會按照特殊的事物得到軍職封號,而特殊封號的將軍最高隻能是偏將軍級別。如:因安撫為目的出征會被封為撫慰將軍。

次日傍晚。在完成營裏一天規定的訓練後,疲憊的陳諱帶著典韋、楊什長等人來到空曠的訓練場,在四周熊熊地篝火和眾人地期待中開始了新的訓練。

眾人按照陳諱昨天說的方法,先圍著校場跑開了。至於軍中軍紀不可以夜間亂出營房,那是誰也沒放在心上。當然要這死士營有軍紀這麼一說才行,整個死士營裏全是些等死的人。隻要不逃出營地範圍和每天按時訓練,誰還管你晚上是睡覺還是幹其他的。

風風火火的跑完幾圈後,除了強人典韋外無一不是氣喘如牛,在一個人停下休息的連鎖反應帶動下其他人也慢慢的停了下來。雖然陳諱現在身體不象以前那樣強悍,但是超人的意誌一直另陳諱堅持著同典韋一起保持著領先。

“你們這怎麼行?想想你們的家人,想想活著的可貴。平時多流汗,站時少流血啊。”陳諱見楊什長他們才沒跑幾圈就全停了下來休息,不由著急的道。

此時,典韋跑著跑著才發現停了下來的眾人,待聽到陳諱的話後,氣不打一處來。大聲嗬斥道:“你們這些鳥人,怎地?以往也是殺人放火的漢子,現在倒是熊了?”投給陳諱一個你還好吧的眼神後,繼續道:“先生體弱,為了俺等日後活命一直是身先士卒,你們真是不識好歹。”說完也不顧眾人的反應,拉著陳諱接著跑起來。

在典韋轉身那一刹那,陳諱分明在他眼中發現一絲狡黯之色。是誰說典韋隻是個莽夫的,這家夥也不全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嘛。

眾人見陳諱艱難的一步一步的在典韋後麵跑著,想想剛剛他們兩人的話。便一個個覺得臉紅,楊什長環視下眾人對大家一點頭也跟上了典韋的步伐。連什長也跑了起來,其他人那裏還有二話,一咬牙豁出去般跟了上去。

日子就在跑圈、蛙跳、俯臥撐和站馬樁、列隊等一係列現代體育和軍事項目中過去了半個月。

辛苦是難免的,但是成績卻是驕人的。在半個月的晚上特別訓練中陳諱體質開始慢慢“強壯”起來,至少典韋是怎麼認為的。雖然不能說和以前比較,不過比起一般謀士文人來還是可以用“強壯”二字的。

在這半月的時間裏,屯裏其他士兵都奇怪的發現每天晚上陳諱那什,總是在校場做些奇怪的訓練。當然大多數士兵認為,這不過是陳諱那什發泄的手段而已。另外在陳諱的指示下,典韋他們有意無意的在其他人麵前談論這奇怪的訓練是上天將下的神陣兵法。一時間,整個屯一百來號人全對此報著好奇的態度觀望著。

這一切肯定是瞞不過死士營的其他士兵,不過他們對此的看法卻很是冷淡。雖然也很想知道楊什長他們在幹什麼,不過一想到還不知道那天就橫死戰場了,便就沒有太多心情去理會楊什長他們的鬧騰。

“經過半個月的訓練,大家都略有成效。今天我教大家的不再是以前那些東西了,日後那些科目當是每日必須訓練的基礎科目。”明裏楊什長是什長,其實眾人早視陳諱為什長了,陳諱望著站的筆直的九人,滿意的點點頭,接著道:“今天晚上我要教的是行軍布陣。”

陳諱將十人按菱形排列好陣型,分成五排,第一排為一人,接著是兩,四,兩,一的序列。整人小方陣可以看著順“眾”字和倒“眾”字結合,全陣外圍的全的手持環首單刀的士兵裝配上死士營裏僅有的木質盾牌排列成“龜甲陣形”。用來保護自己和陣裏的長戟兵,配合好默契的訓練,陣裏的長戟兵能有效的補殺和保護外陣兵士,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同時有攻又有防的類似古羅馬的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