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消除內心對事物追逐的確定性(2)(2 / 3)

麵對生活中種種的不確定,我們該何去何從?

我們要心理強大,去承受、消除這些不確定性。我們要早起上班、坐飛機、結婚、生孩子,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承受這些不確定性。

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論述,李宗吾說:“君子擔心自己臉不‘厚’,害怕自己心不‘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黑”與“厚”是社會對人的基本素質要求。“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如果不確定不會“挨刀”,就放棄在社會上漂,這種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要談改變現實命運。

無法承受不確定性的人是無比軟弱的,這是厚黑學的一層含義,“厚”就是承受不確定性,不動聲色,重在以靜製動,伺機前進;“黑”就是到了可以攻擊的時候,立即行動,如猛虎下山,不要畏首畏尾。

隻有敢於承受不確定性,才能等來相應的機遇。不錯過機遇,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要實現心理強大,一定要敢於承受一些不確定性。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 28歲的鍾虹光看好當時日薄西山的江中製藥廠,認為依靠管理,完全可以實現盈利三十萬的目標。於是鍾虹光承受著這種不確定性,受命於江中製藥廠。當時的江中製藥廠是一個一片狼藉,廠房破爛,資金微薄,賬上僅存800元錢的衰敗企業。

上任之後,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拋掉一貫製的老產品,貸款開發了兒童營養飲料,結果一炮打響,市場供不應求,1985年當年利稅就達230萬元。

不久之後,他得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正在研製從蚯蚓體內提取一種蛋白酶,治療血栓性疾病的特效藥“博洛克”,了解到這一科研信息以後,他便不遠萬裏趕到北京,在科研尚未獲得成功的情況下,冒著風險毅然拿出35萬元資金與這個研究所共同合作開發。為開發這一國家級高新產品的新藥,5年來,他先後共投資200多萬元,如今該藥已獲得衛生部的批準,由江中製藥廠獨家生產,投入市場即受到歡迎。

從創業開始,鍾虹光就在自己的名片背麵赫然印上“敢於不確定,才能夠確定”,並一直努力奮鬥。鍾虹光正是遵循著這一宗旨而付諸行動的。

人的心理結構是與現實環境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社會環境變化,人的心理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社會環境如果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充滿不確定性,你的內心同樣會因為環境的變化充滿不確定性,心理就會充滿混亂、無序。

社會環境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充滿不確定性,如果你的心理弱小,無法承受任何的不確定性,你就經受不起任何的打擊。

來說一個事例。

去年的時候,我請了一個裝修公司修整廚房,公司派出五個裝修工到我的家裏。

下班後,我早早地趕回家裏,查看裝修工程進行得怎麼樣了。

一個裝修工正站在梯子上麵,裝修屋頂。

出於好意,我提醒了他一下,“你注意安全,這麼高,很容易掉下來的。”

接著,我進到屋裏了。

兩分鍾之後,我聽到傳來幾個人的驚呼聲,趕緊跑出來,看到剛剛那個在裝修屋頂的人摔了下來。匆忙地檢查了一下,還好不嚴重,隻是磕破了膝蓋。

我似乎找到了理由,說:“剛剛告訴你注意安全,這麼高,很容易掉下來的。為什麼這麼不小心呢?”

這位摔傷的工人揉揉膝蓋,說:“如果剛剛你不提醒我,我根本不會掉下來。你說很容易掉下來,我就一直在想千萬不能摔下去,千萬不能摔下去,結果還是摔下來了。”

他反倒把責任推到了我身上?責任在我身上嗎?

講到這裏,插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無法承受任何的不確定性,心思就會無法專注於事情本身,出現患得患失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