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秋季花卉(1)(1 / 3)

一二年生草本

萬壽菊

又名蜂窩菊、孔雀草、臭芙蓉,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株高30~90厘米;莖光滑而粗壯,綠色或帶棕褐色暈。葉對生,羽狀全裂,裂片鋸齒帶尖和腺體,披針形;頭狀花序頂生,具長總梗,中空,花徑5~15厘米,花苞鍾狀;舌狀花有長爪,邊緣常皺曲;花色有乳黃、檸檬黃、金黃、橙黃和橙紅色等,均在黃色色譜中不斷變化;花型有單瓣、重瓣、托桂、繡球等型的變化。植株高度分矮型、中型、高型,瘦果黑色,下端呈淺黃色,頂端有冠毛,種子壽命4年;花期6~10月;全株有一種特殊氣味。

原產美洲墨西哥等地,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在我國城鄉栽培普遍。生性強健,適宜性強,喜溫暖、陽光充足和幹爽的環境條件。光照不足則莖葉細弱徒長,花小而稀少。不耐寒冷,但能經得起早霜的侵襲。怕酷暑高溫伴隨多濕;對土壤要求不嚴。盆栽需用含腐殖質、疏鬆通透的沙質培養土。耐移植,生長快,很少病蟲害。

生長發育期,根據植株長勢,大約施1~2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稀薄液肥。澆水施肥不可過多,否則莖葉瘋長,甚至花少或無花。上盆成活後,摘1~2次心,定數分枝開花,並及時剝除側蕾,以使營養集中,花朵肥碩豐滿,色彩鮮豔。花謝後,如不需要結籽,應隨時剪掉殘花,疏去過密莖葉,追施2次速效肥料,可繼續開花。

可進行促成栽培。夏播以供國慶用花,-般50~60天即可開花。

播種和扡插繁殖。家庭盆栽以播種繁殖為主。盆栽應選大花矮型品種,可於3~4月在溫室播種,發芽適宜溫度20度左右。真葉3~4片時分苗移植上小筒盆,5月中出室換20厘米盆定植。一般播種後70~80天開花。扡插繁殖,5~6月剪取10厘米長嫩梢在露地和苗箱扡插,張網遮蔭保持濕潤,兩周生根,移植上盆,1個月後即可開花。萬壽菊上盆土壤宜帶有少量基肥。

近年推出大花矮型優良品種的萬壽菊,花大色豔而花期長,即使單植於大盆也能很好地觀賞。將分枝多的,開花好的法國種從盆或盤中取出,叢植於大的容器中,就顯得更華麗。

友情、嫉妒、青春永駐。

多年生草本

彩葉草

又名洋紫蘇、錦紫蘇,唇形科鞘蕊花屬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90厘米,葉麵綠色具紅色斑紋。總狀花序,花小,淡藍或帶白色,花期8~9月。其變種皺葉彩葉草,葉上有紫紅、朱紅、桃紅、淡黃等彩斑,葉緣花紋,如皺紋狀。

原產爪哇,現各地均有引種。性喜高溫、向陽濕潤。土壤要求疏鬆肥沃,生長健壯,耐寒力弱。

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溫度保持在15度左右,則植株矮壯。栽培應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並增施有機肥和骨粉作基肥。幼苗期摘心,促其分枝,以培養成圓錐狀株叢。生長期經常向葉麵灑水,保持葉麵清新。追肥以磷肥為主,並充分光照,使葉色更加鮮豔,如果氮肥過多再加陰暗,會使葉色減退。南方溫暖地區可露地越冬,華北盆栽冬季移人不低於5度溫室越冬。

播種、扡插均可繁殖。播種繁殖可產生葉色富於變化的植株,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81,種子發芽需要光照,播後10~15天發芽。扡插繁殖四季均可進行,在15℃條件下極易生根。

從花盆中取出,進行叢植或吊盆栽植,就會成為華麗的盆花。

四季海棠

又名洋海棠、小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莖光滑,稍帶肉質,多由基部分枝;葉卵形或卵圓形,基部微斜,緣有齒及毛,有綠、紫紅或綠帶紫暈等變化;聚傘花序,雌雄同株異花,花色紅、粉紅及白,花瓣或重或單,品種繁多;花期長,可四季開放;蒴果綠黃色,翅帶微紅;根為須根。

原產巴西。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蔭蔽,不耐曝曬,忌高溫及漬澇,不耐寒。

四季海棠春季生長旺盛,應注意及時澆水,每周施用稀薄肥水1次,並需經常淋清水,保持濕潤。夏季高溫季節處於休眠狀態,怕強光曝曬和雨淋,應控製澆水,並放置在通風陰涼處冬季室內越冬,最低溫不得低於10度。花後應打頂,以壓低株型,促進分枝,多開花。

播種、扡插或分株繁殖均可。播種在早春或秋季氣溫不太高時進行,由於種子細小,播種工作要求細致。種子在20度時,7~10天即可發芽,3~4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移苗,20天後可進行第二次移苗。幼苗有5~6片真葉時,進行摘心,以便促進分枝。

購買4~5盆繁茂的植株裝飾於窗邊,有花的時候能作為盆花觀賞,無花的時候能夠作為觀葉植物觀賞。

球根海棠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莖肉質,有毛;葉片斜卵形,基部深凹;花大型,有單瓣與重瓣之分,花色多種,有黃、白、橙紅、深紅、粉、紫等色;具有較大的球狀塊莖,為極美麗的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