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夏季花卉(2)(3 / 3)

觀賞石榴可製作盆景,放在室內即可觀花,又可賞果。

熱烈、光明、豔麗、英俊、吉祥、幸福。

雞蛋花

又名緬梔子、印度素馨、蕃花,夾竹桃科雞蛋花屬落

葉灌木至小喬木。高3~6米,枝粗壯。葉大,革質,多聚生於枝頂,葉脈在近葉緣處連成一邊脈。仲夏至晚秋開花;花梗抽生於葉腋;花數朵聚生於枝頂,花冠筒狀,花徑5~6厘米,具5裂片,外沿白色,中心鮮黃色,具芳香。花期夏季。

原產美洲熱帶。性喜高溫、高濕、向陽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我國北方地區隻能溫室盆栽,夏季出房保持水分充足,秋末人房,冬季最低室溫約5%,春季發芽前施完全肥料。整個生長期間還需要重施腐熟的餅肥水2~3次。澆水要均勻,盆土必須保持濕潤。栽培需充足光照。多用扡插繁殖。

雞蛋花夏季開花時,散發出陣陣幽香,可置於室內觀賞。

象征富貴、複活、孕育希望、新生。

石楠

又名千年紅、筆樹、石根樹、扇骨木,薔薇科石楠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光滑無毛僅葉柄幼時有毛。葉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幼葉紅紫色。花序頂生複傘房狀;小花白色,花徑6~8毫米;梨果紅色。花期5~7月,果熟期10~11月。

原產我國秦嶺以南各地,日本至印尼亦分布。多生於中山地帶雜木林中,喜光耐半陰,好溫暖亦較耐寒,短期低溫零下15%亦可安全度過;要求濕潤、肥沃而不積水的土壤和空氣濕度高的環境條件。

生長健壯,無需很多管理,但作為整形栽植,則應隨時修剪。

播種繁殖,亦可嫩枝扡插、壓條。

盆栽石楠,開花時節,朵朵白花長在枝頂,好似在翠綠叢中鋪撒一層白雪。成熟的紅果,豔麗奪目,給秋天帶來特有的情趣。待至冬季,枝葉扶疏,紅果累累,清香陣陣,相映成趣。象征細致、堅貞。

佛手

又名九瓜木,芸香科柑橘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枝廣展,有的有短硬棘刺。葉橢圓形,長8~15厘米,寬3~6厘米,葉柄短,無翅;花序總狀,生於葉腋,花常單生;雄花直徑3~4厘米,內麵白色,外麵淡紫色。果實長形,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鮮黃色。裂紋如拳者稱拳佛手,張開如指者稱開佛手。花期8~9月。後期10月。

原產亞洲及地中海沿岸。在我國南方廣為栽培。性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耐寒力差。宜植於肥沃的酸性沙質土壤中。

佛手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栽效果最佳。旱季要噴霧增濕,雨季要及時排澇,開花後澆水切勿過幹過濕,否則易落花、落果。後期要施大量磷鉀肥。佛手一年多次開花,均能結果,3~4月結的果不耐貯藏,殘留較多,應全部摘除,5月後結果才進行後期管理。果枝上的側芽及頂芽要抹掉,隻留葉片,要不斷施肥,一般一個結果枝上隻留一枚。佛手根不發達,2~3年可換盆1次。平時注意通風透光洗葉。

繁殖,8月選結果枝壓條,10月剪斷,盆栽,果實仍可繼續生長。也可選酸橙作砧木,在春秋兩季進行嫁接,3年後結果。

有炭疽病、煤煙病和潛葉蛾、介殼蟲、紅蝴蛛等,都應注意防治。

畫貓佛手為名貴的觀果觀花樹種,開花時白花素潔、紅花沉穩、紫花淡雅,花味純正,到了果熟期在室內擺上一盆佛手,青翠的葉片掩映著金黃的果實,怪異的果形散發濃鬱的檸檬香氣,到了老熟後,果實又轉為古銅色,散發濃鬱的油香。果肉質堅,長期存放而香味不減,真可謂“古色古香”。象征福壽雙全。

虎刺梅

大戟科大戟屬常綠小灌木。莖肉質肥厚,呈多棱形棒狀。莖上密生針刺。葉長橢圓形,生於新枝上。花梗長,成對排列。

原產馬達加斯加島。我國各地溫室有栽培。性喜溫暖,耐幹旱、高溫,不耐寒。喜陽光,長期遮蔭,則隻長葉子,不開花。

幼苗需每年翻盆1次,大株可2~3年翻盆1次,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拌以礱糠灰作培養土。澆水量要控製,隻有在夏天溫度高時才可多澆水。肥料不必多施,每年春季施薄肥2~3次,秋季可減少施肥量。10月需移人室內,冬季室溫要控製在15度以上才能開花。如溫度過低,則脫葉休眠。

宜用扡插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但一般習用春插。虎刺梅花形美麗,顏色鮮豔,莖枝奇特,適合作盆花。

二色茉莉

又名鴛鴦茉莉,茄科鴛鴦茉莉屬常綠灌木。株高1米左右。葉互生,全緣,葉柄短,葉片橢圓形。花單生或數朵聚生,初開時藍紫色,漸而變淡藍至白色。花冠筒細長,花冠平展成高盆狀。花期4~10月。

原產美洲熱帶。目前我國廣泛栽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喜肥,不耐澇,不耐強光。

栽培養護較易,用疏鬆肥沃土壤栽培,生長季節多施肥料,夏季適當遮蔭,冬季放人溫暖越冬,室內需保持10度以上。進溫室前,要施基肥,適當進行修剪,除去盆中雜草及枯枝爛葉。

用扡插繁殖,春、秋季均可進行。春季取二年生枝條、秋季取當年生成熟枝條作插穗,扡插適宜溫度為20-25%,並要保持80%~90%的相對濕度,否則不易生根。也可用高空壓條法繁殖,多在春季進行。

二色茉莉作盆花栽培,也是良好的冬季室內盆花。

紅桑

又名鐵莧菜、阿加西、狗尾紅,大戟科鐵莧菜屬直立多枝灌木。高可達2~5米。葉互生,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渾圓或短尖,除葉柄及葉腋外,其餘皆淨,古銅綠色,常雜以紫色或紅色,邊緣有不規則鋸齒。穗狀花序,紅色。花期夏季。栽培變種很多。

原產南洋群島,現廣植熱帶地區或溫室中。性喜溫暖氣候,冬季栽培溫度夜溫宜在13度以上,溫度低時生長不佳,甚至會死亡。喜陽光,如光照不足時則葉色暗淡或出現黴點。極不耐濕,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南方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在寒冷地區需盆栽,放在溫室中培養。每年春天進行1次換盆,換盆時需進行修剪,並更換新的培養土。培養土用腐葉土1份、園土1份,廄肥1~2份、礱糠灰1~2份。生長期間應多施氮肥,每月2次。10月移進溫室培養,每月施肥1次。溫度低時停止施肥,並減少澆水量。

扡插繁殖。在溫室中,一年四季均可扡插。養護期間要注意保暖、保濕及蔽蔭,約3周可以生根。

因枝葉較密,常有紅蜘蛛、介殼蟲危害,要及時防治。

紅桑花序長而下垂,顏色鮮豔,將之垂吊於陽台、棚架之上,很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