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在較大範圍的外圍,也用同一方式,而義有兩種方法。例如抗日戰爭以前(1935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國文化建設協會”,其會員人數9734.人,在這9000多人中,有意讓非“CC”甚至反“CC”的分子參加,借以衝淡“CC”色彩。“CC”有意用這種外圍作“疑兵”,似乎是在做“賠本”生意,實際則利用該會來收羅文化界的分子。這就是它的“寓吸收於外圍”的訓練工作方法之一。又如“中國工程師學會”這個組織,本來是“CC”插不進去的,因為在“CC”裏邊,實在沒幾個像樣的工程師,工程師在當時也頗有社會地位,並且自認清高,一般也不屑於當“CC”的走卒。可是,陳立夫、徐恩曾等人本來是學過工程的,在工程界原有一些同學關係。加上他們在統治層中,義有相當的政治地位,凶此就不聲不響地把“中國工程師學會”這樣的組織也套了過來。雖然套了過來,但仍然不用“CC”人物在台間露麵。避免刺激;隻暗中極力攏其二三等人物,以擴大“CC”在工程技術界的勢力。照他們說,這是一種“就湯下麵”的辦法。
“中統”在外圍吸收人力的方式方法,基本上也就是運用上述的原則,歸納言之,可分三種:一曰“挖根移植”,二曰“鴨卵雞孵”,三曰“奪胎換骨”。
所謂“挖根移植”,就是把別人培養好了的技術人員、情報能手以及具有一技之長的其他貨色,拉過來植在“中統”這塊毒土裏,使其繼續生長,為之服務。幹脆地說,就是吃掉人家的現成東西。
所謂“鴨卵雞孵”,則是原來已經成為“CC”的職業學生,或是從未暴露過的在某些技術學校(如兵工署的兵工專科學校等)的“CC”爪牙,讓他們在那學習,學成之後,等於用母雞孵出的小鴨,羽毛長了,再自然地浮入“中統”的汙水塘中。“中統”“少壯派”中的知識分子出身的中上層特務,都是這個來源。
所謂“奪胎換骨”,係利用已有的公開團體f特別是曆史悠久.有名氣的老牌企業)來做文章,掌握其中部分的或個別的有作用人物,予以物質誘惑,施以組織訓練,進而加以紀律約束.使為己用。但始終讓他們罩在原有的殼子下麵以蔽風雨,在原有的環境中以吸吮營養,以延續其內線生命。例如當時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央信托局及郵電、稅務以及新聞、文化單位中身居要津的分子,為“中統”暗中工作的就大有人在。
【點評】陳立夫“中統”骨幹分子的培訓原則:召集人才重質不重量,找出一個孫猴子,可以放棄一百個獵八戒。還有,“中統”在外圍吸收人力的三種方式方法(“挖根移植”、“鴨卵雞孵”、“奪胎換骨”),從智謀方麵講,這些培訓的方法是巧妙的,也是高效的。
【運用】有些人居心不良,他們談論別人時別有用心,這時候你就應該加倍小心。他們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如果他們對什麼太肆攻擊,就說明他們對這些東西有企圖。這些狡猾的人會對自己非常渴望的東西大肆批評,以此來消除別人的警惕。這是他們的詭詐之處。並不是所有的讚美都是那麼美妙動聽,因為有些並不是出於真誠。有些人讚美的是邪惡和罪行,以此來攻擊美德和公正。如果你不能學會分辨醜惡。你就發現不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殘局已定誰是可跟之人
【引語】蔣介石指著陳立夫的鼻子說:共產黨沒有打敗我,打敗我的是你門這班人。蔣介石複出就任“總統”,陳立夫熱切期望蔣能重新起用自己。可蔣在他宣布的一係列新任命的人選中,陳立夫、陳果夫均榜上無名。被徹底地排除出了國民黨的權力機關。
【事例】1949年1月21日中午,身為立法院副院長的陳立夫,參加了蔣介石為五院院長舉行的午宴。
蔣介石突然宣布準備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聽完蔣介石宣讀的聲明後,陳立夫表情嚴肅,心情沉重。從十幾歲開始,他就認識了這位“蔣三伯伯”,二十多年來在他的提攜庇護下,自己從一個普通工程師攀升到國民黨中央常委的高位。如今,這棵大樹倒了,自己將怎麼辦?
午宴後,陳立夫又參加了蔣介石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會議。會場上氣氛淒涼,蔣介石語音低沉,滿含悲傷。CC骨幹分子穀正綱忽然起立,大聲說:“總統不應引退!”陳立夫也起身表示讚同,認為穀正綱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下午4時,陳立夫到明故宮機場為蔣介石送行。
空曠的機場朔風凜冽.陳立夫不禁打了個寒戰。他見蔣介石身穿長袍馬褂,走到自己的身邊,立即趨上前去,想和他話別。不料蔣介石鐵青著臉,嚴厲地說:“共產黨沒有打敗我,打敗我的是自家的國民黨!”
聰明的陳立夫從蔣介石的眼色和表情中.立時感到這話是衝著自己來的。他漲紅了臉。低下頭,一聲也不敢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