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通近代史的讀者知道。盛宣懷原是李鴻章手下的一個幕僚,後來當上天津海關道、商紂大臣、郵傳部大臣等要職。他所開辦和接辦的企業範圍很廣,有紡織、煤鐵、機器榨油、電報局、鐵路、輪船招商局、銀行,是洋務派大官僚中最大的工商業資本家。他積累資本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職權、利用官督商辦企業的資金控製,吞噬其他企業。再巧取豪奪,把這些企業的股份據為已有。從1873年起,盛宣懷斷斷續續主持輪船招商局達35年之久。利用招商局的資金廣為投資。1893年,招商局對上海織布局的投資和借款達30萬兩,占織布局負債總額的27.5%,加上盛宣懷又是織布局的負責人之一,就很容易地控製了這個企業:後來上海織布局改為華盛紡織總廠,就成了盛宣懷的私人企業。1897年,盛宣懷利用招商局和電報局的資金100萬兩開辦中國通商銀行,占當時通商銀行實收股本的40%,把通商銀行完全控製在自己手裏。又如在漢陽鐵廠的100多萬兩股本中,招商局等企業的投資高達80.4%;在萍鄉煤礦的100萬兩股本中。招商局、電報局的投資也占到45%。後來。漢陽鐵廠和萍鄉煤礦就由盛宣懷接辦了。與此同時,盛宣懷通過各種卑劣的手法。如假借招募新股為名私填股票、用低價收買股票等。來套取招商局的股票。到1897年以後。盛宣懷已經控製了招商局4萬股中的11000股。成為招商局的大股東了。
貪汙中飽,營私舞弊,也是盛宣懷發家的慣用手段。在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他借采辦軍糧的機會,貪汙了大量錢財。1877年,盛宣懷督辦輪船招商局期間,與美國人勾結,以222萬兩的高價向美國旗昌洋行購買破舊輪船18艘。從中攫取大量“回扣”;付款時。還用旗昌的股票抵數,把現款裝入自己腰包。他還挪用招商局的公款進行地產投資,價格上漲時就歸自己所有,價格跌落的時候就撥歸公產。盛宣懷搜刮的財產達6000萬兩。
官商總是利用官僚特權取消競爭,壓製私商,進行壟斷性經營。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織布局時規定:“十年之內隻須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另行設局。”上海商人呈請設立輪船局,李鴻章也指令:“不準另樹一幟。”官府還可以隨意扼殺私商。1887年廣東南海的巢絲廠就被“永遠勒停”,而1895年的機器磨坊也被“撤去”。
在政治權力無所不在的情況下,與官場缺乏聯係的商人很難立足。於是,我們看到,在早期開辦近代企業的資本家中,地主和官僚占最大比例。
他們雖然不像李鴻章那樣直接掌握經濟特權。但也多半是二三流的洋務派,或者是當權派大官僚的幕僚。如開辦上海華新紡織新局、寧波通久源紗廠、寧波通久遠麵粉廠的嚴信厚,原是李鴻章的幕僚,後來擔任過惠通官銀號總辦、長蘆鹽運使等職:開辦元錫業勤紗廠、天津自來火公司的楊宗濂,是李鴻章的老部下,後來也當過長蘆鹽運使;開辦上海裕通紗廠、常熟裕泰紗廠和上海兩家麵粉廠的朱幼鴻當過浙江銅元局總辦。
這些大資本家的發跡實在是靠侵吞國庫!湖南大地主聶緝規就是一例。他是湖南的大地主,在1890年任上海道、海關道期間。仗著他是曾國藩的女婿,接辦了上海華新紡織新局。這家企業是李鴻章支持開辦的官商合辦企業。籌辦經費是從上海道庫裏墊資的。聶接任後,就看中了這家企業。他最初掌握了這個企業十分之一的股權。後來通過陸續收買股票的辦法。又掌握了三分之二的股權。最後把這個企業收買下來。改名恒豐紗廠。成為他獨資經營的私人企業。那麼。聶收買這些股票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呢?聶在當上海道、海關道的5年期間,“虧空”了公款80萬兩。根據聶的妻子曾紀芬的年譜分析,這些公款有一筆就是收買華新紡織新局的最初一部分股票。聶的資本來源是和他做官貪汙中飽分不開的。
到了國民黨統治時期,官商已發展到了高峰。由此,我們不難想見。官場上的醜陋。是一脈相承的。孔氏家族的發家。也不外如此而已。
當代蕭何誠惶誠恐
【引語】發言的人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調門高,把孔祥熙說得簡直就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有點石成金本領的神仙,能無中生有的趙公元帥,好像中國隻要有個孔祥熙,就會有用不完的錢,軍隊就能轉敗為勝,經濟建設就能不斷發展。
【事例】1943年11月1日。重慶中央禮堂彩旗飄揚,高級轎車一輛接一輛駛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悄悄議論:今天這裏又上演什麼好戲?
今天這裏確有一出好戲。
國民黨軍政要員聚集一堂.原來是舉行一個不尋常的慶典:孔祥熙就任財政部長10周年紀念大會。
600多人為一個部長的任期舉行這樣的活動,雖不是空前絕後,卻也是稀奇古怪的事情。孔祥熙想不了那麼多,他穿戴一新,喜氣洋洋,被簇擁到前排正中的位置上,宋靄齡也作為特邀嘉賓。被獻上了一大柬鮮花。
慶典開始。一陣鞭炮,一番奏樂,蔣介石首先登台為孔祥熙頒頌詞,他操著浙江官話,抑揚頓挫地念出了一段妙文:
度支之任,經治國用,遭時艱虞,厥責彌重。
未戰之先,為戰之備,革法圜法,實惟至計。
方戰之時,肆應益勞,排除萬難,黽免夕朝。
冉二十載,鬢發已蒼,繼是戮力,為國龍光。
下關民力,上計邦儲,自強不息,日居月諸。
蔣介石登台示範,各路大員不甘落後,一個個相繼上台為孔祥熙評功擺好。宋子文雖然一直與孔祥熙不和,但大庭廣眾之下,也不能無動於衰,他講到孔祥熙理財的成就,認為“實在是對國家民族的偉大貢獻,為曆史上顯著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