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議和、勒索、宣戰(1 / 2)

日此時的南京城已經恢複了平靜,路上的行人卻不再是往常那樣留著可笑的長辮子,而是變成了短發,為了博得光複區百姓的認可和擁戴,劉濤從南陽江南調集糧食布匹分發給數省窮人,而雲貴兩聲也易幟歸降使得國防軍聲勢如日中天。

“尊敬的陛下很高興能夠再次見到您,哦上帝,我看到了什麼?親愛的喬治公爵,我代表遠東英國子民給您也給愛德華親王偉大的玻利維亞女王致敬!”四國大使受到清國邀請前來南京與劉濤一同商議議和之事,但是朱爾典來到這裏卻看到了本國愛德華親王的兒子喬治公爵,喬治可是未來的王位接班人,因此他急忙致意。

當然劉濤現在可沒有閑工夫和他扯淡,大家很快進入主題。

劉濤拿出一份議和協議書,而李鴻章看到這份停戰協議臉色卻並沒有太難看,因為他的仕途已經到了盡頭,先是對日戰爭戰敗,簽署了馬關條約,緊接著在內戰中再次失利,而且又來了一份這樣的條約他還是必須簽署的條約,因此他也就沒有希望繼續擔任軍機大臣了。

劉濤的協議書,洋洋灑灑的提出了數十條條款,第一條:“滿清承認新疆東北蒙古等地為中國不可分割的國土,任何有損領土的協議沒有中華國的簽字均為不合法的。

第二條:清國移交北洋六鎮官兵的家屬。以及被俘北方官兵的家屬。

第三條:清國賠償中華國白銀一億五千萬兩的戰爭賠款。並開放北中國所有通商城市,兩國百姓可自由通行,允許北部漢人剪發,允許中華國在北部個城市建立駐清使館,允許中華國工商品自由流通。

第四條,清國所有外交活動必須經過中國授權才能夠實施,清國與外國達成的所有條款與中華國無關。

第五條,真正賠款以關稅抵押,中華國接管清國關稅係統。

第六條:中華國擁有北中國所有地方的鐵路建設權。

第七條:雙方達成永不進犯條約,世代友好!”

這一份非常苛刻。但是同樣非常讓滿清統治者興奮的協議,雖然其上的賠款很多,也非常龐大,但是卻有著永不進犯條約。這對於時刻擔心滅亡的清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且當著四國領事的麵,中國不可能出爾反爾。

但是他卻不知道,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人,亦或者是德國人他們對於這條永不進犯條約嗤之以鼻,世界上有這樣的條約嗎?答案是沒有的!條約的簽訂不過是為了穩住清國而已,待劉濤覺得時機成熟,那個時候的北伐,就是一舉殲滅清國的時候,現在劉濤的主要精力還是注意這法國。如果對法戰爭失敗,他絕對需要付出巨額的戰爭賠款,如果勝利,那麼中華王國將成為一個真正的帝國。

這份條約清政府沒有絲毫的由於,因為中華國各師做出了向北進攻的準備,尤其是在湖北的第四師,更是將軍隊進駐到邊境,隨時準備攻擊河南與安徽,嚇得慈禧等人急忙電令李鴻章簽署協定。

然而劉濤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南方便傳來了戰事。法軍對寧明發動了進攻,國防軍113師正在艱難的抵擋,尤其是五個新兵師更是損失巨大,法國人要求中國割讓東印度群島給法國,同時賠償兩千萬英鎊。這簡直就是勒索。

劉濤一麵電令南部部隊抵擋清軍,同時帶領主力部隊南下。隻留下兩個主力師,以及段祺瑞的第51師駐守長江。

於此同時,中華國國內再次進行了戰前動員,各種物資停止向北輸送,而轉變方向想南部運輸。

不過讓劉濤覺得不妙的是中華國國內的戰略物資僅僅隻足夠使用半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必須在半年之內擊敗法**隊,法**隊三師多萬人,加上二十多萬仆從軍,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劉濤可不認為他現在天下無敵了,雖然說二戰時候法國被小胡子狠狠的揍了一頓,但是一戰時期的法**隊還是可以和德國抗衡的強軍,因此他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給戰俘營下達指令,被俘清軍願意參軍者免除一切勞役,並享有和正規士兵相同的待遇,但同時任何戰場上不停命令,臨陣退縮的將會累及家人,任何叛國者將處死其所有三代內親屬。”剛剛抵達廣州,劉濤就迫不得已的實施了一項政策,那就是誅九族,在劉濤之前想來,這誅九族的懲罰實在是太凶殘了,對於已經是近代的社會非常不適宜,但是此刻他無法保證投降的清軍是否能夠對其保持忠心,恰巧他將所有被俘士兵的家人全部接到江南,有了這個人質在手他就有了控製這些士兵的籌碼。

果然這道法令一出,近五十萬降兵有二十萬應招入伍,組成國防軍下屬第九軍第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