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思索片刻,尋了個問題以應賈雨村之問:“弟子愚昧,不解先生方才所言之深意,願聞其詳。”
賈雨村輕撫長髯,款款而談:“孔夫子有言:‘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吾之誌向,亦在於此。願有朝一日,世間再無冤情,案件盡消。”
林黛玉想起賈雨村因護官符之故,胡亂判了昔日恩人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一案,不禁覺得諷刺,言語敷衍:“那就祝先生早日得償所願,名利之下亦能不忘初心。”
賈雨村微微蹙眉,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他當年蒙甄士隱資助,考中進士,升任知府。雖然他才華橫溢,但也不免有貪婪殘酷的弊端,再加上他仗著自己的才華傲慢無禮,其他官員都對他不滿。不到兩年,他的上司找到了一個機會,寫報告指責他“生性狡猾,擅自篡改禮儀,雖然表麵上裝作清廉正直,但實際上卻與不良分子勾結,導致地方紛亂,使百姓生活困苦”,因此被撤職。
雖然賈雨村心裏非常懊悔和怨恨,但表麵上卻沒有一點怨恨的情緒,仍然保持笑容。他處理完公事後,把做官多年積累的一些資本和家人送回到原籍安頓好,而自己則遊曆天下的名勝古跡。偶然到了維揚地界,趕上感冒風寒,病倒在旅店,一個月左右才漸漸痊愈。
一方麵因為身體疲憊,另一方麵因為旅費不足,他也正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暫時安頓下來。幸運的是,他有兩個老朋友也住在揚州,因為聽說鹽政要聘請一個家庭教師,賈雨村就托朋友幫忙,設法得到了這份工作,暫且作為安身之計。這個工作的好處是林家富貴,隻有黛玉一個女學生,還有兩個伴讀的丫鬟。
林黛玉年紀小,身體又很虛弱,功課多少沒有限製,所以非常輕鬆,近日她因為喪母過於悲痛,本就體弱多病,更引發了舊病,所以連日來沒有上學,今日卻是黛玉難得好精神的時候。
近午時分,小丫鬟雪雁匆匆來報。
“小姐,老爺有請,邀您與賈先生共赴遠芳堂,同用午膳。”
黛玉依言,跟著雪雁過了穿堂,進入一間寬闊的大廳。屋中擺著檀木桌椅,置備的物件簡潔大方,既不張揚又不寒酸。兩人被迎進遠芳堂後,丫頭們手腳麻利地端上精致的茶膳。
林如海端坐於堂中,年逾五十,兩鬢已斑白,麵容和藹可親:“近日小女是否給先生添了諸多麻煩?”
賈雨村急忙回應:“並無此事。令愛天資聰穎,無論教授她什麼,都能迅速領悟。隻是我見她近日心情煩悶,愁眉不展,恐怕對身子不利。”
黛玉乖巧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奶娘王嬤嬤動作輕巧地為她布膳。
林如海歎息道:“小女年幼喪母,實非人力可及。”
賈雨村思量片刻,緩緩開口:“賈某有一不情之請,願與林兄商議。近日聞聽朝廷已批準恢複舊官員職位,林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倘若他日林兄有需,賈某定當全力以赴,莫敢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