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3 / 3)

孩子們在外麵玩了一會兒,怕原澤卿的身體受不住,原哲早早地就來到了外麵將他們都領進了屋,端了些點心果子給他們享用。

“二少爺,先把這藥喝了吧。”原哲端著一碗晾溫了的藥來到了原澤卿身邊,順便幫他把鬥篷給取了下來。

原澤卿平靜地結過瓷碗,在團子和原澤煦一臉嫌惡和同情的目光下,將藥一滴不剩地喝完了。

原哲馬上遞了一塊蜜餞放入他的口中。原澤卿鼓著腮幫子咬了幾口,甜甜的蜜餞衝淡了藥的苦味。

團子見狀,說道:“我回去叫父親做好多好吃的糖給卿兒弟弟,以後卿兒弟弟喝藥就不用再怕苦了!”

原澤卿聞言朝團子笑了笑,“謝謝,其實還好,藥沒那麼苦的。”

原哲心下酸澀,二少爺年年藥不離身,從沒見他抱怨過,總是不發一語地把藥喝了,受不住的時候,隻是皺皺眉頭,從沒大哭大鬧過。

原哲在心底重重歎了口氣,希望二少爺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幾位少爺用完了點心,莫要出去玩耍,有什麼事叫一聲就好,我就在堂屋。”

“好的,哲叔叔。”原澤卿原澤煦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原哲和原崢成親4年之後終於如願以償,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虎頭虎腦的,十分憨厚可愛。張瑾非常喜歡這個孩子,這小家夥見到人的時候總是露著個大笑臉,一點兒都不怕生。

婁蕭和團子是在這裏用過了晚飯之後才離開的,怕下山不安全,原鴻特意將他們送到了山腳下。

“大哥。”

原澤卿推開了原澤宣的書房,隻見後者拿著一本書在那看著。

“二弟來了正好。”

原澤宣放下手中的書,接著從書桌上的卷筒裏抽出了一份卷紙,扯開了中間綁著的細線。

“你寫的文章我拿給夫子看了,他在下麵給了批注。”原澤宣將紙張攤開,讓澤宣好湊近看。

“我跟夫子說了下你的情況,他還特意稱讚了你一番。二弟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

“謝謝大哥。”原澤卿微微一笑,然後仔細琢磨了一番夫子給的批注。

這還是原澤卿第一次嚐試自己寫文章,原澤宣見了覺得不錯,就討了過來讓自己的夫子幫忙看看。

原澤卿的啟蒙教育是張瑾負責的,不過他卻不敢托大和現在的書生相比。現在的原澤卿他還暫時應付的了,若是再大些他就不適合了。所以,張瑾一早就存了請個夫子的想法,因為原澤卿身體的原因,大家都不放心把他過早的放進學堂,如此一來請個夫子回家很是必要,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婁蕭今天過來除了要跟他商量生意上的一些事外,還有就是這個事兒了。

他那邊尋得了一個合適的人,是個秀才。這秀才頗有些才華,卻時運不濟,考了兩次秋闈都名落孫山,一時心灰意冷,反思過後覺得是自己過於急功近利,後盤算著先靜上個兩年,待自己心態平了,再去試上一試。

剛好,婁蕭探聽到了這位,便問他有沒有興趣去鄉間做個夫子。沒想到這秀才略尋思片刻,就欣然點頭了。

婁蕭這次來也是為了將這個消息帶給張瑾原鴻,如果兩人沒意見的話,那明天他就把秀才接過來。

張瑾知道了非常高興,能解決卿兒的教育問題是在是太好了。這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強,講過一遍的東西用不著講第二遍他就能融會貫通。除此之外,又十分的好學。若是按現代那一套來教,張瑾根本不用費神費力。隻是他對這裏的教育和科考都不甚了解,不知道到底該注重哪些,若是有個夫子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第二天,張瑾和原鴻親自去鎮裏接那位秀才。

讀書人自古清高,到底是卿兒未來的夫子,所以張瑾和原鴻覺得有必要表示一下他們的誠意。

到了李宅的時候,秀才已經在裏麵候著了。這是一個麵相和善的男子,眉宇間有一股清正之氣,不是那種看似尖酸刻薄大奸大惡之人。見過這位秀才之後,張瑾和原鴻都很滿意。

這位秀才姓劉,因為他們住在鄉間,所以劉秀才是要跟著他們在鄉間住的,畢竟來回鎮裏非常的不便。把條件跟劉秀才講了之後,張瑾剛開始還以為劉秀才恐怕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樂意,沒想到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正合我意,不瞞各位,我正想尋個清淨的地兒待上個把年月。所以,還請兩位以後多多關照。”

聽劉秀才這樣一說,張瑾也放心了。隨後,駕著馬車載著劉秀才來到了山上的原家。

過去了這麼多年,原家和以前相比大變了樣。以前在周圍種的果樹都長成了,如今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原宅在桃花的包圍裏若隱若現,十分的秀美。

劉秀才一下馬車,就止不住讚歎,臉上一片驚喜之色,顯然沒想到自己來的竟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

不過,現在駐足欣賞還不是時候,先見了他的學生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