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疑兵計先聲奪人,奔射法另辟捷徑(1 / 2)

孫堅還在來穎川的路上就收到官軍大捷的戰報,也聽說了關於幽州戰神的諸多傳聞,內心雖為不能立功而心急如焚,但對我的能力和水平還是欣佩不己。穎川城破後官軍兵分三路對黃巾進行各個擊破,孫堅聽聞幽州戰神正在趕往泰山追剿張角的路上,就調頭前往泰山,剛好在路上遇到了我的隊伍。雙方細說詳情後,方知泰山戰事己平,宛城戰事將起,就一路往宛城趕來。

看了白馬義從和輕騎兵後董卓的內心也有不小的震憾,情不自禁地同自己的西涼鐵騎進行比較,結果是兩者戰力相當或略有不足。這也使他不得不重新估量一下“幽州戰神”的實力,大家都算是雄居邊關之人,經常同外夷打交道,我在打敗烏丸的同時,董卓也在涼州擊潰了羌族的進犯,大家也算是同道中人,對我還算客氣。更何況現在二者都借鎮壓黃巾之功,位居剌史,也算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了。

多了孫堅、袁紹兩兄弟和我三處近五萬的兵馬,又加上鄰近郡縣的近萬援兵和若幹弩箭及攻城之物,董卓的自信心大振,官軍現在的兵力也達到九萬之多,基本同宛城內的張曼成兵力相當。雖然涼州剌史同幽州剌史是平級,但董卓自持所掌握的兵馬也最多,奉旨征討,又是第一位到達宛城之人,在我的謙讓之下,驕橫的他當仁不讓就開始發號施令,著手準備攻城之事。雖然孫堅和袁紹等人看不慣,但是大敵當前、國事為重也隻能忍了。

孫堅心憂國事向董卓獻策道:“黃巾兵眾,可用疑兵之計,遍布軍旗,多設鍋灶,製造朝廷重兵到來的假象,先聲奪人,以懾敵軍。用聲東擊西之法,假攻西門,吸引城中的兵力後,再密遣主力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南北兩門中憑意一門,宛城旦夕可破。黃巾賊城破之後必棄城而遁,可領精騎隨後追擊,宛城可一戰而定!”

董卓眼前一亮,這孫文台不愧為孫武後人,果然精通用兵之道。這一招假兵之計完全是無本經營,並且是一本萬利。雖然目前僅是小小了下邳丞,但前途不可限量,不由地加強了提防之心。正是由於董卓的一點私念,才導致日後虎牢關下的江東猛虎第一個吹起討董的先鋒號!

我也獻言道:“黃巾雖眾,但訓練不足,必不持久。吾等可用騎兵衝剌之力,輔以弓箭之威,采用奔射之法,掩護刀盾兵攻城,必可打亂黃巾陣腳。”

董卓一聽大喜,這奔射之法羌人也較常用,隻是沒有單獨列為一種擊戰法,現在由我來捅破了這層紙後,騎兵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不禁對我好感大增,這奔射之法對董卓來說用處太大了,此後馳騁外疆,羌族必難爭鋒。

我這麼早就把奔射之法透露給董卓也是有我自己的目的,一是體現大公無私的胸懷,好好撈點政治資本。大敵當前可是最需要群策群力。二引導董卓注重騎兵騎射的假象,以便將來之戰中取得先機。對付騎兵的奔射之法,隻需一旅重甲騎兵足矣!隻要能在弓箭的射程和準確度上領先於西涼鐵騎,在盔甲的防禦性性遠高於對方,騎兵的奔射對抗範陽輕騎當占盡優勢,這也算我給董卓設下的一個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