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絕對方的窺伺和查探,這是秦軍作戰時候,偵察騎兵的首要任務。
打了這麼多年仗,什麼樣的對手,秦軍都接觸過了,吃過虧,也上過當,秦軍早就成長起來了。
早就知道隱藏自己,讓敵人摸不清自己的路數,讓他們做不到知己知彼,在情報上先輸掉一次。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道別人固然是必須的,但也要讓別人不知道自己。如果能形成所謂的單向透明,那自然是最好。要知道,哪怕是多出一條一躍可過的小澗,或者是一道小孩子都翻得過去的土牆,在戰鬥中都很可能導致巨大的變故。所謂多算者多勝,如果你能讓敵人什麼都算不到,那自然你就容易勝了。
現下來說,不管是韃子還是官軍,無非是輕騎兵的孤身行動,或者是兩三人一隊,深入敵境,勘察情況。他們的偵查,也更多的是靠經驗,估測敵人的數量,記下大致的地形,而不能給指揮官提供很精確的信息。
秦軍的操典則要求在進行戰前的戰場遮斷的時候,偵察騎兵出動最少也要五十人一隊,由副排長率領,同時要帶上懂地圖測繪的作戰參謀,要對戰場附近的地貌,作出粗略的記載和繪圖。
即便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但騎馬走路能行動的道路也就是那幾條,堵住必經之路和那些小路,就是萬事大吉。
再說了,許澤業這些本地的土著,對有什麼隱秘的道路,心裏都是明白明白。
“所有出去地騎兵都得記住,凡是遇見韃子的探馬,一律給我追上宰了。現在不是早些年,韃子的白擺牙喇早就死絕了,現在的探子都是些後生,血性是有,但是沒有什麼真本事,你們都是跟隨主公作戰多年的老偵察兵,我看著麵孔,不少還是當初候二將軍手下的夜不收,可別給咱們秦軍丟人,此次作戰,這探馬的人頭,一顆做兩顆算,翻倍記功,不要怕跑得深,咱們是騎著馬的。隻要那探馬沒有跑回大營。就把腦袋拿來見我。”
在李棟手下的諸多大將中,孫傳庭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卻是特別血性的一個,他的殺意不比張大狗差一點。
所以此時他布置命令,周圍的偵察兵沒有不聽話的。陳奇瑜等文官轉化為將軍的人,都感覺到挺可惜的。
當初挺好的文化人,如今怎麼動不動就殺人砍頭了呢?作孽啊!
人都是喜好占便宜,就連這博命的勾當也是如此,一聽是翻倍,秦軍偵察兵一個個熱血沸騰,就連本地的探馬也激動的不行。
在秦軍之中。你不用擔心升遷,你要擔心地是沒有用來換取升遷的功勳。一時間人人爭先,就連許澤業的幾個弟弟也帶著家中的親信家丁出去殺韃子探馬,那些沒馬的地主武裝四處找尋馬匹,就是為了這裏摻上一腳。
孫傳庭在布置任務的時候,牛氣衝天,仿佛秦軍一出手就能將對方的聯軍掃入垃圾堆一樣。
其實他的心裏也頗為忐忑,眼下到達戰場都是河南和山西的兵,作戰能力很弱,和韃子們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他知道秦軍更新了武器,甚至很多部隊更新了後膛槍,但是後勤壓力,這些先進的武器難以派上多大的用場。
尤其是多爾袞不是簡單的人物,這些年野心勃勃,一直沒有放棄爭霸天下,此次又傾全國之力而來,定然是一場惡戰。
所以此時處於劣勢的秦軍,無論如何如何也要阻斷對方的情報,讓對方猜不透秦軍的主力部隊在哪裏。
最起碼也不能讓韃子了解這邊的地形,隻要是對這即將成為戰場的地區少一份了解,那自己最起碼多了一份把握。
韃子真正開始正規化,也就是最近這一年的時間,從前即便是去過某地,對某地的風物人情,地形軍備,也僅僅是依靠在當地的熟人帶路而已,而這些熟人,可做不到每個部隊都配上一個,而且他們就算是本縣地,也未必到過戰場當地。到了戰場上,指揮官總會發現一些沒有預料過地地形。
所以孫傳庭要用騎兵遮蔽戰場,讓他們徹底地糊塗下去,或者盡可能的糊塗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