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園的祭祀水神日期是依據什麼曆法而定的呢不得而知,不過此時的揚子江確實已經進入豐水期,出現了滾滾洪流。
雷三郎想著北麵的黃河,那裏還有一場戲要演呢。具體在什麼時候呢,現在隻知道這裏確切時間應是到了《天道龍曆》161年(公曆1221年)6月18日。山東沂山道場的沈雲總院師已經把曆法專家衛剛請到,一份詳實的上下十年曆法已經傳到了鎮江江南道場。
他談起這件事,沈方若有所思,歎道:“你們沈雲總院師到底是把他請出來了,我們所推算曆法實是先祖沈括記載,實際也是衛剛祖輩衛樸所製,比之當下之曆簡易且精準,可惜終不為朝廷所用。”
身在沂山道場的沈雲之所以迅速就將《天道龍曆》兼換算《華盛公曆》如此迅速完成,確實是得益於衛剛和衛剛一直鑽研的祖傳曆法技業。
衛剛曾祖父衛樸是與沈括同代人,據說還是個盲人,卻對天文曆法有著非凡的天才。沈括在朝中受重用時,曾聽說此人,就多花下功夫將他請到了東京。經過麵試,證實了衛樸確實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學者,於是沈括正式推薦他到司天監任職。
在沈括的主持下,衛樸首先對可天監現有的渾儀、圭表、滴漏等天文儀器,作了仔細檢查。不很準確的,重新作了校驗;無法使用的,重新製造配備。衛樸還對那時的《崇天曆》、《明天曆》推算日月食不準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後,朝廷破格讓他主持修訂《奉元曆》,並頒行全國,共行用多年年。
“樸之曆術,今古未有”這是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衛樸的才能和功績所作出的高度評價,也概括地讚美了衛樸其人。衛剛的曆法繼承了衛樸的十二月份和節氣等劃分,並在水秤、影儀、簡儀等觀測儀器上給予了改進,更重要的這次還采用了連續紀年等,比之朝廷舊曆和沈方等人所持的《奉元曆》方便、實用得多,尤其是平民使用的實用性和曆史表述方麵明晰了不知多少。
沈方自然是感慨有加,也表示將來要多與堂兄沈雲聯係,南北“技藝總院”多做交流,共創夢溪事業新篇。
祭台已到,這裏更是熱鬧非凡之地。一番隆重禮節過後,鎮江州政的一個官員代表百姓獻上牛羊犧牲,兩旁佛道齊頌法號,善男信女推山跪倒如潮。
在這樣的地方,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做這個的,其實大多數人還是來進行維持生計活動的。催命判官李立、石將軍石勇正在四處大肆采購,為他們的商隊籌集物資。他們一百餘人要不止通商江南,還奉雷聖使特殊命令,要組成馬幫向更西邊的西南部進發。天道所獨有的“寶物”雖然足夠貴重了,但那些主要是達官顯貴、豪強富紳才玩兒得起,為了交結廣泛,還是要帶上這時代最通用的商品——陶瓷與絲綢等物,鎮江這裏可是采購這些物資的絕好去處。
祭神過程早就開始了,但主祭儀式並不很長。主祭官下來以後,台下的事情還很熱烈;這個民間色彩的祭祀就是與眾不同,祭台附近還有許多節目,據說都是有些神跡的人或是來助興,或是來以特殊形式參與祭禮的。有許多百姓就圍成幾個圈子,向著裏麵觀看,有的還不斷叫好,問這問那。
李立和石勇身邊那邊不知何時也湊上了許多人,聲音混亂似乎還比別的地方更熱鬧。雷三郎覺得奇怪,這二人確實久闖江湖,也有一些雜耍一般的技倆,此次能選中他們執行獨立任務也是看中了他們江湖經曆豐富著一點。不過,從沒安排他們在這裏顯露什麼,他們怎麼會這樣招人?
他感興趣的移過去一聽,原來另有緣故。
一位方才台下表演的“神師”找上他們攀談起來,那些圍觀者是跟著神師來的。
沈成業介紹道:這位神師可是了不得,自祭拜儀式開始時進入一個水桶閉氣,到這儀式做完已經有過了一個時辰才出來。不是神仙,也勝似神仙了。剛才主祭已經把此次祭拜水神的官賞授予他,還披了一條“第一神技”綬帶呢。現在不知什麼原因,找上了貴天道的兩位道商首領,好像還發生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