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人在滁州臨時道場的表現都很一般,發展道眾、鼓動宣傳實在不是他們所長,但這一段時間以來,所有做事都是勤勤懇懇從無怨言。在雷三郎這個隨行“大家庭”中,表現了對主人般的忠誠。
他們得到了雷聖使的信任,雷三郎本來就是要找幾個有特殊能力的貼身“秘書”,需要他們把自己的所想、所需化成實際的可操作方案和實物設計樣品。從這一點方麵來看,他們假以時日很快就會成為雷聖使的神奇能力延伸。從記錄言行、隨時按照雷三郎不斷冒出的設想勾畫草圖開始,這三位已經進入了“聖使助理”角色。他們的上崗,解放了原做這類事情吃力的“貼身秘書”小邊。現在可以說他們與時妍一起,成了雷聖使這一路神秘人馬的最裏層圈子。
無視、無言、無缺,這肯定不是他們原來的名字。也許他們這些孤兒以前也本就沒有什麼名號,是那位行事怪異的沈道長為他們依據特點起的吧。那麼。那個同樣可列為沈雲弟子的妍兒呢,是否也有個什麼“無”字打頭的名字吧?正式收入三人後,雷三郎曾經這樣想。
三人的加入,並沒有改變妍兒的繼續神秘。她照樣是神出鬼沒,除了晚間總會出現在聖使“主人”身邊外,其他時候還是那樣隱身於不知道什麼地方,但很可能隨時又會出現。
到了沈家夢溪園更是這樣,她顯然對這裏別有關注,但卻從不出現在公共場合。也許是又化身丫鬟仆婦隱身到哪裏去了,反正現在並未隨在身邊。
有了這些交往以後,沈方等人對這位雷聖使親近了許多。雷三郎有適時放出了重手,提供他們幾項可以發展的事業,色彩斑斕的“寶石”、水晶器皿、還有一車“檀公瓊漿”藥酒、果酒。
不用說,這些當世可以大發其財的寶物,其價值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些東西總要有人開發並流行起來。沈家雖不是家大業大,但他們所處地區相對安全,又是交通要道,人口密集,是發展斂財事業的絕佳地點。沈方這些人有鑽研技業的根基,與他們合作可以事半功倍,更主要的在這些賺錢事業支持下,沈家子孫所傳承的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各種特殊技藝的發展,也就是科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會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在商言商,雷聖使也不會沒有防備。沈家做這事還是不很容易的,他們雖也算是當地名士,但在官府一方他們並沒有什麼根基。這方麵石秀和薛永已經再去做工作了,這次雷聖使不隻是有金麵具和金牌了,他的朝廷南路討剿大軍秘密監軍身份首次派上了用場。甭管天道在這裏的行動是不是軍事有關,反正相當一段時間柴進的江南道場算是朝中有人了。這樣的背景對雙方都有好處,天道處於強勢,免了許多沈家一方爭權奪利的想法;而作為發展主力的沈氏家族也算有了依靠,可以放手發展了。
沈方同意在江南一帶為華盛天道搜集能工巧匠,並派一部分弟子到北方的東京道場等地為天道發展出力;但他們不同意加入天道,也不打算將沈家基業依附於江南道場之下。他們的要求是,建立一個“沈氏天機院”,與華盛天道合作,獨立展開各項事業的開發。
雷三郎對此也並無太大異議,他知道沈方這些人與那位天馬行空的沈雲道長不同,他們可是在這儒道的世界裏生存的,頭腦裏的條條框框可是了不得。他們也更看重身份,鎮江沈家那才是夢溪園的正根,不能比那“天道技藝總院師”沈雲的名分低了。
不過這些雷三郎隻是一笑而過,他的目的是攏住這些朝廷官府不重視但卻有著特殊學識和技藝的人物;給他們更高的名分、給多多發財的機會,這些不成問題。合作的路還長,細節交給柴進、蔣敬慢慢商談,何況不久還有更為精明的吳用吳大長老來把關,那會比自己來做更有利。他隻要把路子鋪開,把調子定好就已經是不錯的局麵,這也是一種合縱連橫的內部應用。
大事談妥,似乎外麵吉時已到,沈方等人邀請雷聖使去江邊,觀看這具有民間特色的祭祀水神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