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異性王爺可能已經忘了若幹年前他先祖的事,也許是血氣方剛也許是本人確有些才華而不甘寂寞。他或是自己忘了或是被忽悠了,他這樣的王爺是不能參與政事的,那隻能是自尋死路。
殊不知,他的所謂抱負和雄心正是趙氏皇家極為忌憚的,當然也就是那些朝廷官場大員所一定要死命設計陷害的。
……小校場比武的陷阱首先是圍繞著他來設計的。
在比武一開始,他就得到了超乎尋常的優待。從比武的順序安排,武器、馬匹的特殊照顧,這個王爺在小教場耀武揚威,本來就眼高於頂後來就更是目中無人了。
一切的發展都在預示著他將得到這次比武的狀元,甚至很可能那些擂官們已經告訴他得到了這個優勝他就可以施展平生抱負,疆場揚威上陣殺敵。這是練武的人夢寐以求的幻想,他這個不諳世事的王爺更是不會例外,乃至更加想入非非。
等到進入決賽,距離夢想隻有一步之遙後,他已經利令智昏不顧一切了。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惜一切的要製服對手,為獲得最終的勝利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斬殺對手他更是不懼,像他這樣的王爺本來也沒把平民對手的性命放在心上。
為了達到目的他會是不依不饒、手黑無比,但這時候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他的對手必然是一個功夫遠高於他的,開始可能還會顧忌他王爺的身份,但性命攸關的時候,本能的自保就會使出殺手鐧。刀槍無眼,急切中誰能控製得住,那保命的一擊必然是犀利無比生死立判。
小梁王的對手被選中嶽鵬舉也許是偶然,但多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表麵上看選中楊再興似乎更合適,這個人心高氣傲大概一定會下手不留情,小梁王在他手裏一定討不到好。之所以最終選中似乎顧慮重重的嶽鵬舉,這就更顯出設計之人的精明。
楊再興太過鋒芒畢露,也許上來一點不留情,小梁王很可能在正常的拚鬥中就會被打落下馬,達不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目的。因為小梁王這樣的人未必能明智的就此罷休,以後再折騰出什麼新的麻煩來很難看的清楚。
而嶽鵬舉看似小心持重,但唯其這樣才更具殺傷性。他開始必定顧忌小梁王的身份,小心翼翼不敢有過火的動作,但越是這樣小梁王柴俳福會更加膽大妄為;而一旦老實人忍無可忍的時候,爆發的能量就更巨大。
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人的保護自己的本能爆發起來會更激發的到了極致。何況在此之前梁方平等人私下挑唆過,這次的狀元是要當北禁軍先鋒的。北禁軍那就是宋遼戰場的前沿,對嶽鵬舉這樣的有誌疆場立功的人來說那種誘惑是致命的,他很難能夠輕鬆的放棄。
童貫他們必定也做過了解,嶽鵬舉一介平民十六歲就自發報名參加西北禁軍,其要想靠武功博取功名的想法很是明顯。
在他們處心積慮的設計和小梁王飛揚跋扈的“配合”下,嶽鵬舉敗中取勝槍挑小梁王的一幕出現了。
小梁王柴俳福是必死的,因為嶽鵬舉的槍是做了手腳的。槍雖然是木頭的,但卻很粗大,不但能夠抗住小梁王的鋼刀劈砍,也更能夠禁得住重物的衝擊不致折斷;本該是平頭的象征性槍頭也是削尖了的,隻不過是用泥土裝飾包裹了而已。
實際上這並不是個普通的輕飄飄的比武用的免於傷人的象征性木槍,它是個實實在在的殺人利器,這種尖頭的木質硬木武器稱為搠,棗陽搠。
從武器上來說嶽鵬舉也是被特殊“照顧”了,但算計的目標開始卻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對手,小梁王柴俳福。
小梁王柴俳福是第一個被算計的目標,而且是必須要取其性命的。
滅掉他是必然的,即使這次小校場比武柴俳福能逃過一劫,但隻要他心存揚名立萬之念,將來他還是難逃一死。隻不過是不定又在什麼場合,什麼陰謀之下被算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