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歸天留密旨
耶律良出宮遇仙女
卻說自從出現了“南陽裏溫家莊案件”之後,溫陽縣村村壁壁,家家戶戶,都吸取了這慘痛的教訓,加強了對下一代的教育,溺愛子女的人漸漸少了。特別是知縣陳廉以及鄭河、鄭坡他們對四姐當初因天寶、天英任性撒嬌而擔憂的情景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感悟。
父母或親友對某個孩子的過分溺愛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孩子自私狂傲的性格與種種不良的品質正是在這不知不覺的過分溺愛中逐漸形成的。
嘉佑七年的冬天,文瑞還在繼續攻讀天書,他逐漸掌握了自身元氣的周流和控製,到了嘉佑八年的元宵節前,他已能夠隨時恢複元神,並且增加了許多功力。他的元神出現時手中一杆方天畫戟威力無窮。他可以隨時調出元神帶領小玉、廷芳、玲玉、玲芳四人和眾仙珠在空中演習了。
文瑞突然可以隨時變作天神,真是高興壞了廷芳、小玉、玲玉、玲芳他們。可是,崔老夫人非但不太喜歡兒子變出那陌生的樣子,她更擔憂兒子有了這個能耐,總有一天會和四姐一起飛上天去。
文瑞知道了母親的心事,他終於不顧四姐、廷芳的勸說執意拋開了天書,再不去想那元身的事。
“既然母親生了我崔文瑞,我就是凡間的百姓,就是崔家的後代,我是崔文瑞,我不是什麼天神,也絕不是什麼左金童天將!”他這樣想著,慢慢靜下心來,每日隻是想辦法孝順母親,哄母親開心。
見文瑞還是幫不上自己,四姐隻好繼續親自指導廷芳、小玉、玲玉、玲芳練功。
嘉佑八年的元宵節過後,四姐還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兩個已是五歲的孩子開始了啟蒙教育。她沒有立即聘請塾師,而是先讓玲玉、玲芳姊妹二人當天寶、天英的老師,抽一定時間教兩個孩子讀寫《百家姓》,《千字文》,《詩三百》以及老子的《道德經》。
孩子的行為規範由她自己教,她要求孩子們要懂得熱愛勞動的意義,懂得熱愛國家,熱愛百姓。他要求孩子們要能夠分清善惡,初步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她想讓孩子們一生文武雙修,一生耕讀行俠,不事科考,不羨慕功名。
有詩為證:
文武勤修定大綱,俠心道義寄兒郎;
仙家希冀非科考,一片情癡茅舍鄉。
不說四姐在溫陽城護國員外府忙於授徒課子,且說因為在靈霄殿上被四姐和她父皇咬耳朵私語的動作逗得笑了幾笑便莫明其妙地被玉帝和眾天神派遣下凡投胎做了宋真宗的兒子,做了大宋皇帝的赤腳大仙在南儋部州大宋國皇位上已是坐了整整四十二年了。因保他的天下而隨後下凡的武曲星早就歸天了,他的文曲星也在去年隕落了。
股肱之臣一失,赤腳大仙這位大宋國的仁宗皇帝也就臨近了歸天的日子。
張貴妃的去世,對他打擊不小。雖然他力排眾議,在曹皇後還建在的情況下,就加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後”,給後世留下個“生死兩皇後”的話柄,但總是不能排解他內心十分淒苦的思念。
宋仁宗還沒有皇子,他將楊美人召了回來,幾經寵幸,楊美人也沒能給他挺起大肚子。他又選了十個美女,號曰“十閣”,可這些美人卻恃寵而驕,不斷惹事生非,又都被他逐出宮去。
大臣們都吵鬧著要他立儲,他說道:“朕的**還有懷孕的妃子呢。”
可是,等**妃子生下來一看,卻是一位美麗無比的小公主。
仁宗無奈,隻好與韓琦商定立已故的堂兄汝南郡王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為儲君。趙宗實正在家中為父服喪,幾經推辭,終被召進宮中。
仁宗在清居殿認他為皇子,立他為儲君,賜名“曙”。
不久,趙曙又被封為钜鹿郡公。
嘉佑八年的春節過後,五十四歲的宋仁宗在東京汴梁的皇宮中夜夜做一個同樣的怪夢,老是夢到自己變回了赤腳大仙的模樣雲遊於仙山聖境,雲遊於海外蓬萊……
他夢到了玉帝,他夢到了那些在靈霄寶殿捉弄他的文武眾仙卿。
他知道自己可能就要歸天了。
他硬撐著上了幾天朝,堅持處理了一些大宋朝的軍國要事。
在上元節的煙火和燈紅酒綠中,宋仁宗終於病倒了,且病勢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也曾夢到了四姐這位俠義的天庭公主,夢到她在靈霄殿那狡黠的眼神,那伸出一個指頭,又伸出一個指頭的頑皮樣子……
曹皇後也曾提出請四姐來給他看看,或許仙子有辦法,可被他拒絕了。他說道:“人總是要死的,皇上也是人,不可向四姐提出超越自然法則的無理要求。”仁宗皇上還告訴曹皇後說,他死後遼國內部極有可能發生叛亂,如果叛亂得逞,將會破壞宋遼已經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麵,挑起新的宋遼戰爭。隻有請張四姐親自出馬才可以保住那昏君遼道宗的皇位。隻要遼道宗不垮台,宋遼就沒有大事。他命人取來文房四寶,親自給四姐寫了一道密旨,要曹皇後在自己殯天後立即派出八百裏快馬交給張四姐。
曹皇後流著眼淚接過了密旨。
病重的仁宗皇上還抓緊時間寫了自己的遺詔,遺詔中命皇子曙繼承帝位,封皇後曹氏為皇太後,他還詔令喪禮必須從簡。
嘉佑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大宋朝的仁宗皇帝終於病逝於汴京皇宮福寧殿。
赤腳大仙終於歸天了!
他在靈霄寶殿向玉帝交旨,玉帝和天庭眾神都異口同聲誇讚他的“仁宗盛世”。他高興地謝過大家,歸入仙班。他是一個聰明而有愛心的神仙,他對四姐下凡的事一直守口如瓶。
這天,赤腳大仙在天街上碰到了兜率宮的太上老君。老君問他道:“大仙,你回來了?交旨了?”赤腳大仙點頭道:“回來了,已經交旨歸位了。”老君又問道:“大仙當了四十多年的凡間帝王,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什麼?”
大仙想了想說道:“我最得意的事情是在我的治下民間出現了‘交子’,凡間的商人們出門不必再帶那許多沉重的金銀銅鐵了。紙幣的發行和運用方便了凡間貨物的流通,經濟的發展。”
老君道:“不錯,隻是這‘交子’如丹,‘信用’如爐;人們如果沒有了信用,你那‘交子’就是一堆堆廢紙了,凡間就會通貨膨脹。”大仙道:“天尊說的對極了,這正是我的擔憂之處。”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南瞻部洲凡間世界的人雖然產生著無數的欲望,但也不乏無為無私的聖人,雖然治亂反複,可那個世界總是要發展的,我們也沒必要事事擔憂!”老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