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線的士卒進行大額補貼,也算是朱慈烺的一個陽謀。
畢竟能到最艱苦的一線,都是一些有能力卻沒靠山的人,或者是不願意與其他人同流合汙的忠勇之士。
隻要籠絡好了這些人,就算統兵的大將有些其他的想法,也無法給予手下這麼好的待遇。
就連好的待遇都給不起,誰會提著腦袋,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搞事情。
而且邊軍有些部隊明顯比其他人高一大截,也能起到分化的作用,畢竟這種補貼是一個月發一次,如果不聽命令就停發。
當然,這些都隻是權宜之計,將來時機成熟以後,肯定要對大明邊軍進行大整編,而朱慈烺這次落下的子,也會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最後,柳管事還向宋守備移交了口罩,衛生紙和一小包奶糖,這些都屬於特殊物資。
等做完這些以後,他就帶著車隊離開了,他們還要前往別的地方運送物資。
其實這種運輸方法比較繁瑣,可是也能提供很多的工作機會。
現在的大明,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工作機會,尤其是逃難來的流民。
隻要一戶有一個成年人從事這種運輸行業,再加上家裏麵的其他人也幹點零活,就能讓一家人在這個亂世活下去。
對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來說,這才是最好的安置方法。
而隻要能賺到錢,買糧食填飽肚子,再辛苦的活大家都甘之若飴。
這樣,大部分流民躁動的心也就安穩了下來,就算是有些壞人想要鼓動鬧事,估計也沒有人會配合。
畢竟現在大家能活著,這比什麼都強。
而朱慈烺這邊也沒有受到多大損失,無非就是太子府賺的少點罷了。
而這些錢被老百姓賺了,也會拿著去消費,買各種生活用品。
那些賣生活用品的人生意好了,也會想著提高一下生活質量,比如買好點的衛生紙,家裏麵用好點的香皂,甚至偶爾還可以去醉仙樓大吃一頓。
就連平時舍不得喝的英雄血,賺到錢以後也會買上幾壇解解饞。
而之前花出去的那些銀子,又會通過太子府下麵的各處產業,回到朱慈烺手裏麵。
這看上去好像錢都沒變,可是這條線上所有的人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達到了多贏。
民間市場活躍起來,就連朝廷都能在其中收到不少稅,增強了國家的實力。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府下麵的產業會越來越多,後麵有些不太重要的東西,朱慈烺都會讓民間的資本參與進來。
到那個時候,就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對於那些以土地為生的士紳,將是一場降維的打擊。
這就大工業化以及經濟學的魅力,隻是目前整個大明,甚至是整個藍星,也隻有朱慈烺一個人知曉。
就算是國外想總結相關的規律,估計起碼要一百年以後才行,這也是朱慈烺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