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並不是打打殺殺就能解決,抄家雖然可以獲得大筆的銀錢,可是副作用太大,是下下之策。
隻有通過這種潤物細無聲地改革,才能拯救大明目前以及今後的困局。
當然,這一切一定要緩緩圖之,不能急躁。
宋守備這邊,把所有物資都清點入庫以後,就讓人先升起火爐子,給大家夥燒點熱茶喝先。
現在離吃晚飯還早,不用這麼急著駐防,先用鍋燒點開水,讓大家夥也感受一下火爐子是否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
不過因為大家都沒有用過,搞了好一會都不得要領,柴火都還浪費了不少。
宋孝安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隻好把鄭航啟請了過來指導一番才行。
“小鄭,這個火爐子該怎麼用啊,我們這些常年駐守邊關的人根本沒有用過,根本就點不燃。”
“宋守備,其實這種火爐子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麻煩點,隻要點燃了以後,就可以持續不斷的燒水做飯,每天隻是定時添加蜂窩煤就行了。”
“你把幾個夥夫叫過來,我來給你們演示一下。”
等人員都到齊以後,鄭航啟先是讓人找來一些枯樹枝,放進火爐子裏麵,用火折子點燃。
等到樹枝燃燒到一定程度以後,就讓人用鐵夾把蜂窩煤夾進火爐子,每一個火爐子都放三個。
在這裏說一下,這個用來夾蜂窩煤的鐵架子也是專門設計的,市場售價五文錢一把。
朱慈烺特意把技術公開,所有的鐵夾都從民間采購,而且一下子就采購了十萬把,養活了一大群鐵匠。
現在的京師,當鐵匠可是一門很吃香的手藝,尤其是鐵匠聯盟成立以後,能接到很多的零件訂單,這種鐵夾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窮苦的老百姓家,都會托關係把自家的孩子送到鐵匠鋪當學徒,將來也好有一個謀生的手段。
朱慈烺這邊,還特意要求,所有鐵匠學徒都有工錢,盡管趕不上那些正式鐵匠,但也比之前當牛做馬強很多。
這種事情多了,整個大明就會有很大的改變,老百姓獲得的工作機會變多,也就不用完全靠種田而活著,大工業的萌芽也就慢慢形成了。
等過了一刻鍾左右,最底下的蜂窩煤已經完全點燃,鄭航啟又讓人加了一個蜂窩煤放進去,接著才讓人把燒水的鍋放上去,裏麵倒滿了清水。
“大家看好了沒有,這樣的話火爐子就算點著了,我們就可以直接燒水或者做飯。”
“如果我們一直這樣燒的話,大概一個半時辰以後,就要更換一次蜂窩煤。”
“就是用鐵夾把三個蜂窩煤都加起來,去掉最後一個已經燒完了的,剩下的兩個先放進去,在上麵再加上一個就行了,這樣又可以堅持一個半時辰。”
“當然,我們也不會一直開著,平時的時候,可以用爐蓋把火爐子蓋上,隻留兩個出氣孔就行了,這樣火爐子能燒三個時辰不滅。”
聽著小鄭的講解,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大開眼界,紛紛表示他們這些人算是長見識了。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鍋裏麵的水就往外大量冒熱氣,還有咕咕地冒著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