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蹊田奪牛(1 / 3)

楚莊王將申無畏叫住,責之曰:“寡人滅了陳國,擴大了版圖,連外國人都來祝賀,汝卻無片言相賀,是何道理?”

唐狡苦笑了一下說道:“大王還記不記得那次絕纓大會?實話告訴大王,那個對許姬非禮之人,便是末將。”

好不容易將鄭都攻破,楚軍正要衝進去大殺一陣,突然聽到城內哭聲震天,楚莊王便動了惻隱之心,傳命三軍:“撤!”

夏姬見迎娶她的是一個糟老頭兒,大失所望,先是嚎啕大哭,繼之又尋死覓活。連尹襄老就守在她的身邊,衣不解帶,一直守了她三天三夜,後經眾人相勸,她慢慢地想開了:楚大王隻答應把你夏姬素娥帶到楚國,並未說要納你夏姬素娥為妃為嬪呀!況且,你夏姬素娥有言在先,隻要楚大王殺了孔寧和儀行父,你便願意為他做牛做馬。如今,楚大王不僅沒有讓你夏姬素娥做牛做馬,還讓你夏姬素娥作了連尹襄老的夫人,這已經夠抬舉你了,你還哭什麼哭?況且,你眼前的這個老頭,雖說醜了一點,老了一點,但他畢竟是一個大楚的將軍,身經百戰,為大楚立下了赫赫戰功。你夏姬素娥的名聲這麼不好,他還敢娶你,還這麼愛你,這麼疼你!若是換作別的男人,早就不耐煩了,早就把你強暴了!唉,也許這就是命吧!

她慢慢地將眼淚擦幹,慢慢地站起身來,跟著連尹襄老去了楚國。

就在夏姬將要離開陳國的前一天,楚莊王傳旨一道,把陳國變成了大楚的一個屬縣——陳縣,並任命公子反為縣長。

有公子反坐鎮陳縣,楚莊王很是放心地帶著陳國大夫及大夫以上的官員回到了楚國。楚國的百官和各縣邑長,還有它的屬國和盟國,聞聽楚莊王滅陳歸來,紛紛前來朝賀。隻要有人朝賀,便要大擺宴席,熱鬧了一個多月,楚莊王還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大夫申無畏回來了。

他是從蔡國回來的。

就在楚莊王將要伐陳的時候,申無畏被派到了齊、魯、蔡等國,負責向他們通報楚國伐陳的意圖。不想,申無畏到了蔡國的第二天便病倒了。這一病便是兩個多月,等他從蔡國歸來時,楚莊王已經先他一個月回到了楚國。按照慣例,出使歸來,必須得向大王稟報出使的情況。申無畏不敢違例,第二天一大早來到了王宮,三叩九拜之後,便將出使諸國的情況,如實地向楚莊王做了稟報。稟報完後掉頭就走,關於滅陳的賀言一句沒有。

“喂,你給寡人站住。寡人滅了陳國,擴大了版圖,外國人都來道賀,汝卻無片言相賀,是何道理?”

申無畏站住了,慢慢將頭扭了過來:“大王,您真的想知道原因嗎?”

“當然。”

“小臣在沒有告訴大王‘無片言相賀’的原因之前,想給大王講一個故事,大王願意聽嗎?”

楚莊王吞兒一聲笑了:“講什麼故事?且還要在朝堂上講,無非是借故事譏勸寡人。卿這一招寡人早已領教過了。不過,卿如果真有好故事,寡人還是願意聽的,講吧。”

“從前有一個人叫張三,比較粗心,沒鎖牛棚就出去捕魚去了,結果,把喂牛的事也給忘了。結果這條牛餓得不行,跑出牛棚衝到鄰居的莊稼地裏吃起了莊稼。這鄰居一生氣,就把牛牽回自己家中,據為己有。張三好話說盡,鄰居也不肯歸還。不知大王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由這個故事,引申出來一個成語,叫蹊田奪牛。

楚莊王聽了“蹊田奪牛”的故事,想也沒想說道:“這件事那鄰居做的有些過分,不就是吃了你一點莊稼嗎?多少賠償一點也就是了,怎麼把人家的牛據為己有?”

申無畏將頭點得像雞啄米:“大王所言極是,臣下也是這麼想的。可是……”他將話頓住,二目直直地盯著楚莊王。

楚莊王催促道:“講,有什麼話但講無妨。”

“兩個月前,大王派臣下出使齊國、魯國和蔡國,向他們通報我大楚討伐陳國的原因,乃是替天行道,討伐夏征舒弑君之罪,卻沒有說要滅人家的國家。伐罪,抓住罪犯就行了,滅國,卻是貪圖別人的富庶。大王滅陳改縣之舉,和張三的那個鄰居又有什麼兩樣?大王此舉,不僅使大王失信於天下,更使大王落下了個貪婪的惡名,既不信又貪,誰還會尊重您呀,誰還敢和您打交道呀?大王之霸業怕是要成為泡影呢!您說臣下是該賀還是該吊?”

楚莊王確實有些武斷,但他能分清好壞,也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一旦認識到自己錯了,立馬就會改正。這不,他聽了申無畏這一番諍言,當即說道:“寡人明白了,寡人用伐罪之名而伐陳,不能以貪人之地而結束。汝說得對,寡人這就複陳之國。”

申無畏見楚莊王聽從了他的諫言,趕緊跪下去叩頭:“臣下祝賀大王!”

“卿祝賀寡人什麼?”

“祝賀大王複了一個陳國,不隻取信於國人,而且取信於諸侯,霸業為之不遠矣!”

莊王起而說道:“說得好。”立召陳大夫轅頗,問之曰:“你家成公今在何處?”

“在晉國。”

“寡人有心複汝之國,汝有何想?”

轅頗當即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說道:“大王複陳,於陳有再造之恩,陳國君臣祝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楚莊王道:“汝很會說話。寡人這就放汝歸國,迎回陳侯,依然為君。但有一件,且莫忘了大楚之惠,世世與楚通好。”

轅頗頻頻頷首。

“還有一件。”楚莊王道。

轅頗忙道:“有什麼事,大王盡管詔示。”

“為了表示陳與楚永遠交好,汝回去之後,轉告陳成公,讓他每裏*派一家人到楚國,住在一起,成立一個州。至於這個州的名字麼?就叫個夏州*吧!”

關於楚莊王複陳之事,受到了大聖人孔夫子的熱烈表揚:“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是啊,申無畏這個故事確實太重要了,一個故事換來一個國家,這真是世界上最值錢的故事了!

自此而始,陳國徹底歸服了楚國,從這一年直到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滅,陳國一直是楚國的盟國,再也沒有背叛過。

搞定了陳國,楚莊王下一個要拔的釘子,便是鄭國了。鄭襄公得以為君,乃是子家和子公的功勞,子公因為沒有吃到龜肉,懷恨在心,陰結子家,殺了鄭靈公而立鄭襄公。這本是鄭國國事,楚莊王偏要幹涉,遣將伐鄭。是時,子家已死,鄭襄公迫於楚之壓力,殺了子公。另戮子家之棺,並滅其族,楚軍方退。

楚軍退去之後,鄭襄公越想越不是滋味,想我鄭國,乃周天子同姓之國,先祖武公,乃周之卿士。自周平王十三年後,獨秉周政,亦曾箭射王肩,逼得周天子與我大鄭互換人質,史稱“周鄭交質”。到了近數十年,竟然屢受蠻楚欺淩,不隻愧對先祖,也對不起國人。我得設法振興國運,我得設法與晉國結盟。當今之勢,除了晉國,無人敢和蠻楚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