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醫學小百科35(1 / 3)

35###第十一章 性與中藥(5)

鱉甲

係鱉甲科動物中華鱉的背甲。本動物的肉(鱉肉)、頭(鱉頭)、血(鱉血)、脂肪(鱉脂)、膽(鱉膽)、卵(鱉卵)和背甲所熬的膠塊(鱉甲膠)均入藥。

[性味]性平,味鹹。

[功效]養陽清熱,平肝熄風,軟堅散結。

[成分]含動物膠、骨膠原、碳酸鈣、磷酸鈣、角蛋白、碘、維生素D等。鱉背甲氨和腹甲均含磷、鈣、鈉、鎂、鉀、鋅、鐵、錳、鈷、銅、砷等11種元素。鱉甲膠含17種氨基酸,其中8種必需氨基酸齊全,即蘇、纈、蛋、亮、異亮、苯丙、賴和組氨酸;腹甲和背甲均含17種氨基酸,而且腹甲氨基酸總量和每種氨基酸含量均高於背甲。

[作用]本藥製劑能降低血漿環一磷酸腺苷水平;能增加血紅蛋白的含量;能增強免疫功能,還有抗癌,抗應激(耐疲勞、缺氧、低溫)以及降低肝組織耗氧量等作用。

[JE治]陰虛潮熱,勞熱骨蒸,虛風內動,瘡瘍久不愈合、症瘕、閉經。

[用法]煎湯,9~25克;熬膏或入丸、散劑。[應用]鱉甲是治療老年人肝腎不足的要藥。

(1)陰虛多夢,遺精滑泄:鱉甲3克,燒研末,衝服,每日1次,常服。

(2)男性不育:可用“鱉首生精丸”:鱉首數個,炒韭菜子100克,枸杞子50克,菟絲子、覆盆子、淫羊藿、巴戟天、槁本各25克,諸藥碾細過篩,煉蜜為60丸,每服1丸,1日服2次,1個月為1療程;服藥期間,勿飲酒和房事。(黑龍江中醫藥1990;

(3):18)

[注意]脾胃陽衰,食少減便溏者及孕婦慎用。已有報道,服用鱉甲或鱉肉偶可發生過敏反應。

四、免疫功能調節藥

白芍

係毛莨科植物芍藥的根幹品。[性味]性微寒,味苦、酸。[功效]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成分]根含多種糖苷,如芍藥苷、芍藥內酯苷、氧化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芍藥花苷、羥基芍藥苷,總稱白芍總苷。另尚含苯甲酸、鞣質、揮發油、穀甾醇以及鎳、鐵、銅、錳、鉻等微量元素。

[作用]白芍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實驗研究表明,白芍總苷是其調節免疫功能和其他作用的重要活性物質。在免疫反應的環節上,白芍總苷既具有功能依賴性免疫調節作用,又具有濃度依賴免疫調節作用。此外,白芍總苷尚具有抗炎、鎮痛、鎮靜、降體溫、耐缺氧、強心和保肝以及抗細菌、抗真菌和抗病毒等作用。

EJE治]頭痛眩暈,脅痛,腹瀉,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等。

[用法]煎湯,6~15克;斂陰,平肝,療痢常生用;養血,柔肝,和脾多炒用。

[應用]白芍是老年常用的保健藥品。

(1)血虛麵色萎黃,唇爪無華,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可用白芍、當歸各12克,川芎6克,熟地黃15克;血虛氣弱,加黨參、黃芪各15克;痛經,加香附、延胡索各12克;崩漏不止,加阿膠、艾葉炭各10克;上藥煎湯,每日1劑,連服7~30日。

(2)頭暈目暈,耳鳴目昏,心悸失眠,或高血壓病伴有頭暈、頭痛、麵赤目漲:白芍、生地黃、龍骨、牡蠣各15克,生山藥、代赭石各12克,龜板、懷牛膝各10克,煎湯,每日1劑,連服7~3cE1。本方尚能養陰平肝,可用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的病證。

[注意]白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冬蟲夏草

亦稱夏草冬蟲、蟲草,係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和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幼蟲屍體的複合體。現已有人工培養的蟲草菌絲體。

[性味]性溫,味甘,有小毒。

【功效]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

[成分]含蟲草酸(甘露醇)、多糖、冬蟲夏草素(脫氧腺苷,是一種核苷抗生素,具廣譜抗菌活性);含多種遊離氨基酸,以色氨酸為主要有效成分,尚富含微量元素,以磷含量為最高,其次為鈉、鉀、鈣、鎂、錳、鐵等。

【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如蟲草粗提物能增強體液免疫;能提高單核細胞係統的吞噬功能;蟲草水提物對T細胞受抑製的動物能保護或提升T細胞,在人體內能提高正常人和白血病病人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對白細胞無毒性。再者,本藥能明顯增強遲發型超敏反應,可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而有益於進行化療的腫瘤病人。

(2)抗應激:蟲草能提高實驗動物耐疲勞、高溫和常壓缺氧的能力。

(3)抗腫瘤:蟲草能損傷腫瘤細胞的胞核,抑製腫瘤細胞分裂、生長和集落形成等。

(4)其他作用:尚能減少心肌細胞搏動率,增加冠脈流量,降低冠脈、腦和外周血管的阻力,能降低血壓,能增加腎血管阻力,減少腎血流量;此外,本藥還有鎮靜催眠,鎮咳祛痰,促進和增強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雄激素樣等作用。

【主治]虛勞咳嗽,咯血虛汗,陽萎遺精等。

[用法]煎湯,4.5~9克;或人丸、散,或做藥膳、藥茶。[應用]

(1)病後虛損:蟲草3~5枚,老雄鴨1隻,去肚雜,劈開鴨頭,納藥於中,以線紮好,調料如常,燉爛食用。

(2)貧血,陽萎,遺精:蟲草15~31克,燉肉或燉雞食用。

(3)腎虛陽萎遺精,腰膝酸軟:蟲草、肉蓯蓉、巴戟天各10克,菟絲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3周。

[注意]有表邪者慎用。當歸

係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幹品。根的全體稱為“全當歸,根頭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支根稱“歸尾”。

[性味]性溫,味甘、辛、微苦。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成分]含揮發油和多糖、有機酸、氨基酸、無機元素、維生素(A、E)等。

當歸揮發油以歸尾含量很高,另含槁木內酯。當歸多糖是當歸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用]現代研究表明,當歸具有多方麵藥理作用:

(1)調節多免疫功能:當歸及其活性成分對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因子的誘生等功能均有調節作用。

(2)對心髒、血管係統的作用:當歸能擴張冠脈,增加流量,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尚能擴張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減少血管阻力,並能降血壓,降血脂以及降低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

(3)促進造血功能:當歸是中醫藥學上“補血活血”之要藥。實驗研究表明,當歸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和骨髓有核細胞數,在外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受抑製時這種作用尤為明顯。當歸多糖是當歸促進造血功能的一種有效成分,而當歸補血作用的機製可能與當歸多糖刺激造血組織細胞增殖、分化有關。

(4)抗炎:當歸的抗炎作用類似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作用機製與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製PGE。合成和釋放,抑製血小板釋放致炎物質,如5羥色胺,以及降低補體旁路的溶血活性等有關。

(5)其他作用:當歸尚有抗輻射,抗紅細胞脂質過氧化,抗菌,抗腫瘤,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

[用法]煎湯,5~10克;浸酒、熬膏或人丸、散劑。

[應用]當歸在臨床上用途頗廣,素有“十方九歸”之說。傳統認為,歸頭上行而養血止血;歸身中守而養血補血;歸尾下行而活血。

陽萎:取當歸注射液2毫升(含當歸0.16/毫升)與丹參注射液2毫升(含丹參1.5毫升)混合後做穴位注射(關元、石門、氣海,陽萎偏腎虛者加腎俞、命門;偏濕熱下注者加八黲、陰陵泉)(每穴0.5毫升/次),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必要時休息1周後進行第2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3.75%。(上海中醫藥雜誌199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