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不良擦拭
必糾理由:寶寶會自己使用尿壺時,你或許願意讓他自己來處理。但是如果沒有擦拭妥當的話,他的手可能會弄得很髒。對女寶寶來說,不當擦拭可能會導致膀胱炎。
製止方法:要檢查一下,看看他的內褲就知道了,寶寶也許還會需要家長定期的指導。
09 挖鼻孔
必糾理由:雖然吃鼻涕並不會讓寶寶生病。然而挖鼻孔卻是感染疾病的一個主要途徑。
製止方法:轉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給他一本書或玩具,任何能占著手的東西都行。向寶寶解釋挖鼻孔會傳染病菌。隨身攜帶紙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時立刻遞給他。讓鼻孔濕潤會減輕瘙癢感。冬天在他的臥室裏放個加濕器會有助於避免晚上睡覺鼻涕變幹。
10 咬指甲
必糾理由:寶寶的指尖可能會流血、感染。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製止方法:大多數小寶寶在無聊時咬指甲,此時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樂、書或畫筆和紙,等等。
11 說髒話
必糾理由:孩子剛會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聽見別人說一句髒話,可能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父母如果不及時教育和引導,寶寶會養成說髒話的習慣。
製止方法:孩子的髒話往往並不“髒”,不包含“髒”的道德。遇到寶寶說髒話時,父母不必要過分大驚小怪,隻要做好預防和引導就可以了。2~3歲的寶寶,就可以跟他講道理了,隻要父母能耐心向寶寶說明他就會信服。運用解釋與說明是向寶寶傳達正麵社會價值的好方法。在解釋過程中,盡量讓寶寶理解,這些粗俗不雅的語言,為何不被大家接受?它們傳達著什麼樣侮辱的意味?可以試著詢問寶寶:他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如果換個方式,他會怎樣表達?父母一定要避免惡言威嚇,得讓寶寶知道,你們很願意和他討論“說話的藝術”,包括髒話和好話。
導致大腦遲鈍幾個不良習慣
1.輕視早餐:不吃早餐會使人的血糖低於正常供給,久而久之對大腦有害。
2.素食早餐:據有關資料顯示,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吃素的兒童情緒和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3.長期飽食: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4.甜食過量:甜食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能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發育。
5.睡眠不足: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隻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
6.帶病用腦:在身體不適或患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7.不願動腦:多動腦筋,勤思考,人才能變得更聰明,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不願動腦隻會使腦細胞僵化,血液流速變慢,導致反應遲鈍。
8.少言寡語: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並能起到鍛煉大腦的功能。平常應該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蒙頭睡覺人在蒙頭睡覺時,隨著被子裏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期吸進潮濕汙濁的氣體,對大腦危害極大。
改掉寶寶挑食的不良習慣
寶寶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爸爸媽媽應適時幫助糾正,切不可操之過急。如采取哄騙、打罵等強製手段,這更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因此,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以下幾招,爸爸媽媽可以試一試:
1.古語說:“饑不擇食”,饑餓時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時間長了,便會慢慢適應。嚴格控製寶寶吃零食。兩餐之間的間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時,使胃腸道有一定的排空時間,這樣就容易產生饑餓感。
2.變換花樣,不要讓寶寶明顯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如,有的寶寶不吃雞蛋黃,可以把生雞蛋與麵粉調和,烹製雞蛋軟餅或是雞蛋麵條;不吃胡蘿卜的,可以做成胡蘿卜豬肉餡包子或餃子。等吃完飯,再告訴寶寶他所吃的食物。
3.不再寶寶麵前表露某種事物的不好吃,或者不一定非得吃。對寶寶不太喜歡吃的食物,多講講它們的價值和好處,而且爸爸媽媽應在寶寶麵前做出表率,大口大口香甜地邊吃邊稱讚那些食物吃起來味道有多好。當寶寶表示也想吃一點時,要及時表揚寶寶。
4.給寶寶安排豐富的戶外活動,如騎小自行車、玩球、跑步比賽等,在吃飯時間到來之前的半個小時讓他停止活動吧,稍作休息,準備吃飯前要記得洗手。此時桌子上擺了各種食物,其中也有寶寶不太喜歡吃的,但爸爸媽媽不要提醒他。寶寶經過活動,肚子已很餓了,吃起來會覺得很香。隻要他吃了以後沒有惡心、嘔吐或過敏等表現,說明這種食物對他是合適的。如果食後確有身體不適的表現,則要向醫生請教,那就不屬於挑食、偏食了。
5.讓寶寶與全家人一起吃飯,或是與不挑食、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飯,創造一個愉快的進餐環境,並且鼓勵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學習。
爸爸媽媽怎樣麵對寶寶的不良習慣
1.發揮榜樣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針對寶寶難以改正的壞習慣,不妨在平時生活中樹立以和榜樣,例如,找一位年齡相近的小朋友來住一些日子,天長日久,好的習慣形成與自然,不知不覺中就改變了。
2.循序漸進效果好:寶寶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所以,糾正要有耐心,不能要求太高,也不可操之過急。
3.善於抓住時機:寶寶的多數壞習慣是無意識的,教育寶寶擺脫壞習慣要抓住時機,立即糾正。
4.利用講故事改缺點:通過講故事等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寶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
5.轉移注意力:寶寶屢教不改千萬不能認為寶寶故意反抗,也許寶寶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又犯錯了,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轉移注意力,細心的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裏顯眼的地方,掛上簡明的提示圖,時時提醒寶寶改掉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