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弼沒問周良娟帶了幾個人來,更沒問住哪家客棧、銀錢夠不夠用。
他什麼都沒問,就讓他夫人把周良娟送了出去。
周良娟對他來說,是瘟神,他半點都不想和她扯上關係,不想讓她影響到他。
回到客棧後,周良娟沉思良久,還是硬著頭皮給相熟的幾家豪門夫人,遞了拜訪的帖子。
她們的夫君都是朝廷命官,她想通過她們,打聽到孫遊的消息。
如果有可能,求他們幫著求求情。至於花費,隻要能保住命,傾家蕩產也甘願。
但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周良娟耀州刺史夫人的身份,沒有了往日的份量。
相熟的那幾位夫人,有三位找了借口,說家裏事情太多太忙,以後有機會再見麵。
另外兩位是她未出嫁時的閨女好友,倒是見了她,但態度大不如前,甚是敷衍。
周良娟心裏明白,今日不同往日了。
她很婉轉地表達了本意,想拜托他們夫君幫忙打聽孫遊的事情,沒等說求他們幫著求情呢,就被回絕了。
理由很簡單,孫遊犯的事太大了,皇上把他交給驍王審理。
驍王辦事,放眼整個大夏國,除了皇上,沒有人敢插手。
審理到哪步了,她們的夫君不方便過問,也不敢過問。
這兩位夫人的態度幾乎一下就降到了冰點,很不滿意周良娟讓她們幫忙這事。
用很冷的態度,把周良娟給打發了。
奔波了幾天,一點消息沒探聽到,周良娟急得起了一嘴水泡。
還有誰可以求一求呢?思來想去,她想到了鎮西候趙堂。
趙堂在鳶門關抗擊北蒙國侵犯的三年裏,孫遊往鳶門關送了很多糧食。
就算孫遊從中賺了黑心錢,但也解決了前線將士的溫飽。
三年不算短,但凡趙堂心裏有一點點感念,說不定就能幫孫遊說幾句好話。
他是大夏朝功臣,皇上眼裏的紅人,隻要他肯答應,事情就好辦了。
此刻的周良娟,隻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半點不去想,那些糧食不是孫遊的,本來就是朝廷撥給邊關將士的軍糧。
孫遊把糧食送到邊關,每一斤都賣了高價,又和趙新亮勾結,收的糧食也全用高得離譜的價格賣掉。
中飽私囊,大發不義之財,這是孫遊的罪責,孫遊也是因此被扔進了大獄。
周良娟還天真地以為,這也算是壞事裏的一點好,她真是急瘋了。
想救孫遊的迫切的心,給了周良娟去求趙堂的勇氣,但她不認識趙堂,也不能直接去見趙堂。
她寫了帖子給鎮西侯夫人馮婉,想去拜訪她。
馮婉拒絕了,借口很簡單,家裏事情太多,實在沒有功夫招待刺史夫人,等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見麵。
又一個希望破滅,周良娟的心沉下去,仿佛沉到了寒潭裏,她感覺很冷,冷得全身發抖。
她病倒了。
小嬋急得直哭,趕緊讓跟著來的男人去醫館,請大夫過來給夫人看病。
抓了湯藥,拿到客棧後廚,借了鍋灶熬藥。即便如此,周良娟還日夜焦慮,苦思辦法。
和周良娟同樣焦慮的,還有趙扶蘇。
阿鵲被關起來八天黃昏,趙扶蘇心頭的怒氣消了,終於去了後院看阿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