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您要親自去攻打敦煌古城?”當李雲天把魯民恩喊來,告訴他自己的作戰計劃後,魯民恩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雖然嘉峪關失陷使得青龍城成為了關西的一個雞肋,失去了對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威懾,但在魯民恩看來這種冒險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輪不到李雲天。
“王爺,這件事情交給下官去做吧,下官一定攻下敦煌古城,燒了裏麵的軍糧。”因此,魯民恩沉吟了一下後從座位上站起,向李雲天一拱手後鄭重其事地說道,“您是大明的中流砥柱,豈可親臨險境?”
“你的好意本王心領了,忠國公的蘭州防線不容有失,否則大明的中原和江南將遭受一場浩劫。”李雲天知道魯民恩是在擔心他,於是不以為意地笑著說道,“況且,隻有本王現身才能把他們拖在關西,本王此次隻是阻敵不會與其硬拚,他們要想追上本王可並不容易。”
“本王走後青龍城的事務就交給你了,這副擔子也不小。”說著,李雲天語峰一轉,神情嚴肅地向魯民恩說道。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守好青龍城。”魯民恩見李雲天心意已決,於是向李雲天一躬身,沉聲接下了這項任務。
其實,魯民恩不僅僅守城那麼簡單,他還要想辦法把圍城的敵軍拖住,給李雲天減輕壓力。
李雲天這次出城的兵馬不宜帶得太多,因此他與白安一樣,準備帶兩萬騎兵和三萬部步卒,這樣一來的話城裏隻剩下兩萬多騎兵。
其實,李雲天並不擔心青龍城的安危,先不說青龍城的城防異常堅固,在嘉峪關失陷後圍城的敵軍注意力肯定都會被吸引走,他們現在恐怕盼望著進入大明西北劫掠一番,哪裏有心情攻打城高牆厚的青龍城?
李雲天知道,他這次率兵出擊可謂危險重重,因此帶走的騎兵和步卒是青龍城軍隊中的精銳,能否將關西的敵軍拖住全要看這些精銳能否把敵軍打痛、打怕了。
由於事態緊急,李雲天在接到嘉峪關陷落的當天晚上就準備出城,因此召集了青龍城的將領們議事。
將領們在得知李雲天要去偷襲敦煌古城後無不像白安那樣大吃一驚,而且都想代替李雲天前去執行這個危險的任務,其結果自然被李雲天所拒絕,他希望眾人能精誠團結,共度難關。
“王爺,你打算從何門突圍?”李雲天把要跟他一起偷敦煌古城的將領和軍隊挑選完畢後,魯民恩神色嚴肅地問道,他現在唯一能給李雲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掩護李雲天出城。
“西門!”李雲天聞言嘴角頓時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口中輕輕吐出了兩個字來。
“西門?”魯民恩先是一怔,隨後笑了起來,“西門好,他們恐怕想不到王爺會再次從西門突圍。”
確實,西門外敵軍大營裏的太平沒有想到,城裏的明軍竟然又一次選擇從他的防區突圍。
與上一次的情形不同的是,為了掩護李雲天一行人突圍,城裏明軍的火炮衝著西門外的空地上劈裏啪啦地亂放了一通火炮,炸得西城外的空地上泥土紛飛,硝煙彌漫。
如果有人細心留意的話就會發現,明軍火炮這次的炮擊在陣地前產生了巨大的濃煙,用的炮彈明顯與上一次炮擊南門外不同。
與此同時,李雲天在炮聲中率領著軍隊悄悄從西門出擊,由於包括溫都在內的城外敵軍都以為這是李雲天“聲東擊西”的辦法,因此皆按兵不動,暗自等待著事態的進展。
當西門外的北元軍軍營裏的士兵發現明軍穿過陣前的煙霧時,明軍距離北元軍營已經很近,在軍營裏北元士兵詫異地注視下迅速向大營西北側行進。
“稟樞密使大人,城裏明軍在炮聲的掩護下突圍,向我軍大營西北方逃去。”睡夢中的太平已經被炮聲驚醒,正在那裏暗自猜測著明軍炮擊西門外空地的用意,一名衛兵急匆匆地走進來,半跪在地上高聲稟告。
“什……什麼?”太平聞言頓時就是一怔,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萬萬沒有想到明軍竟然再一次從他的防區突圍。
“欺人太甚,實在是欺人太甚!”隨後,太平砰的一聲重重拍在了一旁的桌麵上,怒容滿麵地吼道,“來人,派兵阻截,一定不能讓他們跑了!”
“卑職遵命。”那名衛兵聞言連忙向太平一拱手,起身快步離開。
“慢著!”當衛兵走到門口處時,太平忽然開口喊住了他,然後背著雙手來回在大帳裏踱著步子,眉頭緊緊地皺著。
雖然太平對明軍接二連三地在他的防區內挑事感到憤怒,好像他成為了一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不過他早就過了意氣用事的年齡,因此在經曆了最初的暴怒後迅速冷靜了下來,開始琢磨明軍這次的突圍。
很顯然,與上次突圍的明軍一樣,明軍這次依然沒有向北元營地發動進攻的打算,如果他派兵出擊的話那麼十有八九會演變成一場混戰,屆時北元的軍隊恐怕會有不小的損失,這樣對他而言可就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