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得知有一支數萬人馬的明軍從西城外的北元防區突圍後大吃了一驚,城南發生炮擊的時候他就意識到形勢不對,認為明軍有詐,隻不過沒想到李雲天竟敢分兵突圍。
“大人,他們現在還沒有跑遠,如果現在追擊的話還能趕上?”溫都正在琢磨李雲天這個舉動的意圖時,一名將領向他一躬身,沉聲說道。
“逃走的明軍有多少人?”溫都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向了太平。
“夜色下很判斷出有多少敵軍,不過從他們走過的路況上來看最起碼有四萬人。”太平早就有所準備,聞言沉聲回答。
至於太平為何不主動出擊進行攔截,沒人在意其中的原因,如果換做他們的話也會做出跟太平一樣的選擇,因為除了保存實力外,把明軍放到城外再進行剿滅是最佳的戰法,這樣就可以避開青龍城的高牆。
換句話來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並害怕在城外與明軍交戰,他們非常希望明軍棄城而逃,這樣就可以進行追殺。
“四萬多人!”溫都聞言沉吟了一下,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如此說來忠武王還留在城裏了。”
對溫都而言,李雲天才是他最為關注的目標,因為李雲天事關整個戰局的發展,隻要李雲天還在青龍城裏那麼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就牢牢地掌控著關西的戰局。
“阿隆將軍,你率軍五萬前去追擊,務必要將那些逃走的明軍消滅,雖然他們對關西戰局沒什麼大礙,但要是任由他們四處流竄的話也著實討厭。”隨後,溫都看向了邊上的一名帖木兒帝國的將領,沉聲囑咐道。
在溫都看來阿隆率領五萬兵力足以殲滅突圍的明軍,他對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著相當的自信。
即便是阿隆敗了,那麼肯定也會給突圍的明軍以重創,這樣同樣也達到了他的目的,使得突圍的明軍不會給他帶來什麼大麻煩。
“將軍放心,卑職一定將他們統統殺光!”阿隆聞言向溫都一躬身,殺氣騰騰地說道。
除了藍葉城一戰阿隆還從沒有與明軍交過手,根據他與明軍作戰的經驗,明軍在野外根本就不是帖木兒帝國騎兵的對手,他可以像宰鴨子一樣輕而易舉地殺了那些突圍的明軍。
“阿隆,青龍城的明軍與大明的西征軍不同,他們的實力更為強悍。”見阿隆一臉的輕鬆,溫都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仿佛看見了落日穀失敗前的自己,隨後沉聲告誡道,“尤其是他們拉攏了關西軍,其騎兵的並不比咱們弱!”
“將軍教訓的是,卑職一定小心行事。”阿隆聞言連忙麵色一整,老老實實地躬身說道,不過眼神卻顯得有些不屑,他才看不起關西軍那幫怕死的家夥,竟然為了活命而出城投降。
溫都注意到了阿隆雙目中閃露出的不屑,心中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不過既然這次是在野外作戰那麼阿隆應該會消滅那些突圍的明軍。
然而,令溫都感到有些疑惑的是,李雲天為何會派兵突圍,難道是去求救?還是想要擾亂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後方?
左思右想,溫都都不明白李雲天的用意,實在是捉摸不透這個大明忠武王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白安和脫歡帖木兒走後,李雲天就開始巡視城裏的民團,所謂民團指的是由青龍城的青壯男子所組建的準軍事隊伍,每天閑暇時以街區為單位聚在一起進行軍事操練,操練完各回各家,戰時負責協助官軍維護城裏的治安和守城。
其實,青龍城民團的數量不算多,滿打滿算隻有五萬人,按照青龍城的規矩每家每戶都要出丁加入民團,是青龍城居民的義務。
不過自從關西的難民進入青龍城壕溝,民團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十萬人,多出來的五萬是從難民中挑選出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難民是自願加入的民團,因為如果想成為青龍城居民的話,或者遷居青龍城周邊的地界,那麼加入民團是最為便捷的一條途徑,這對那些難民時莫大的吸引。
李雲天之所以敢放白安和脫歡帖木兒離開,除了青龍城城防堅固外城裏的民團給了他足夠的底氣,民團的團丁雖然不能上陣殺敵但守城還是綽綽有餘。
隨著關西戰局的發展,青龍城的明軍肯定要出城迎戰,這樣一來城裏的防務就要由民團來分擔,李雲天必須要掌握民團的境況,這樣他才能為下一步的作戰製定好計劃。
經過一番巡視後,李雲天對城裏的民團非常滿意,雖然這隻是一個準軍事的組織但團丁的軍事技能卻不弱,比大明內地那些衛所軍可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