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從容應對(3 / 3)

“啟稟太皇太後,叫李子曦。”楊牛一躬身,不動聲色地回答。

聽到這裏,李雲天的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欣慰的神色,看來李子曦幹得不錯,見時機不對立刻領著炮營的人溜了,如此一來的話想必那些火炮和彈藥都已經被其處理過了無法對青龍城構成損害。

“傳旨,李子曦立下大功,官升三級,賞金千兩。”張氏太皇太後略一沉吟,向楊牛下達了懿旨。

如果不是李子曦的話恐怕宋海帶去的那二十五萬大軍將全軍覆沒,尤為重要的是火器營將有可能落在帖木兒帝國的手裏,那樣的話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因此李子曦這次著實立了一個大功。

“忠武王,哀家記得你上個月說過,能在關西調集三十五萬大軍,不知現在可否能行?”封賞了李子曦後,張氏太皇太後沉吟了一下,神色嚴肅地望向了李雲天,現在要想從大明抽調兵力馳援關西可謂難上加難,因此她的希望都落在了李雲天的身上。

“稟太皇太後,自從皇上讓臣籌備援軍事宜後臣不敢怠慢,隻要朝廷一聲令下山北的蒙古兵、遼東的女真兵和驍武軍大同青龍大營的十五萬將士就能拔寨啟程,趕赴關西。”李雲天聞言向張氏太皇太後一躬身,沉聲回答,“臣準備即刻前往關西,整合關西七衛的兵力,如果意外將得兵十萬。”

現場眾人聞言臉色隨之變得緩和下來,十五萬援兵加上青龍城的十萬兵馬,以及關西軍的十萬兵力,這樣一來李雲天手裏就有了三十五萬人而且是三十五萬主力作戰部隊,在李雲天的率領下肯定能阻擋住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東進的腳步,這樣一來也給朝廷整軍備戰留下了足夠的時間。

“太皇太後,臣查了一下驍武軍、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軍戶名冊以及這些年的服役境況,如果朝廷需要的話可以在三個月內征集二十萬在軍營服役的士卒前來京城守衛。”

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雲天隨即有條不紊地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這使得眾人禁不住麵露驚喜的神色。

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與驍武軍一樣,其軍戶子弟都是施行輪流服役製度,役期是兩年,從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進行輪轉,這樣一來就使得全部軍戶的子弟都能得到軍事訓練的機會。

講武堂和宮裏的內庫每年都要向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進行一筆數額不菲的補貼,以此來維持三個軍區的運轉。

以前,在外界看來李雲天對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的軍務革新完全就是在浪費錢財,明明由衛所自己養活自己多好,可李雲天偏偏要往裏麵投錢。

更有甚者懷疑李雲天借此機會中飽私囊,從那些撥款中上下其手撈油水,對這種非議李雲天是不屑一顧。

現在看來,李雲天著實是把錢花到了刀刃上,在大明西南危急之時及時給朝廷籌集到了二十萬經過軍事訓練的老兵,免去了朝廷大費周章征兵的繁瑣,使得大明的政局不至於陷入動蕩中。

張氏太皇太後沒想到李雲天已經把所有的事務都給安排好了,臉上不由得浮現出複雜的神色,早知今日的話她去年就讓李雲天掛帥出征了,也就不會有今日的西域之敗。

“如此甚好!”隨後,張氏太皇太後向李雲天微微頷首,口中緩緩說道,不僅神色舒緩了許多而且看向李雲天的目光中充滿了讚許和欣慰,怪不得宣德帝會出人意料地進封李雲天為王爵,李雲天辦事果然最為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