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狀子後楊士奇壓抑住心中的震驚,把狀子又遞給了身旁的楊榮,就這樣一個傳一個,使得內閣的四個閣員都知道了劉仁狀告李雲天的事情。
時至今日,內閣的閣員已經隻剩下四個,即楊士奇、楊榮、楊浦和陳山,使得內閣的權力越來越集中。
“諸位卿家,對此有何見解?”宣德帝環視了一眼神情驚愕的眾位內閣閣員,不動聲色地問道。
“皇上,鎮國公事務繁忙,近些年從未有回過交趾,此事太過突然,臣以為要從長計議,可派人欽差前往交趾核查。”作為內閣首輔,楊士奇見宣德帝開口問詢自然無法再保持沉默,於是沉吟了一下後斟酌著說道。
楊士奇雖然是李雲天的恩師,與李雲天關係密切,但楊士奇同樣也是宣德帝賴以依仗的重臣,故而他不可能打包票說李雲天沒有涉及劉仁所說的事情,又或者劉仁是在誣告,故而隻能按照流程來處理此事。
“皇上,臣覺得楊大人言之有理,鎮國公以交趾、廣西總督之尊給大明鎮守西南,不可輕動,否則勢必引發兩地的混亂,因先派人前去徹查而後再做打算。”
隨即,楊浦向宣德帝一躬身,對楊士奇的提議表示了讚同,畢竟李雲天不是普通的臣子,而是主政一方的大員,對交趾和廣西而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臣附議!”楊榮和陳山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他們也不讚成單憑一份狀子就大張旗鼓地查李雲天,還是私下裏循序漸進為好。
這並不是楊士奇等人刻意維護李雲天,他們是在維護朝廷的秩序,如果李雲天身為堂堂的朝廷重臣因為一份狀子而被朝廷嚴查徹查的話,恐怕會引得人們爭相效仿,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必須慎重對待。
“朕也正是此意。”宣德帝聞言點了點頭,開口沉聲說道,“諸位卿家覺得派誰去交趾比較適宜?”
“皇上,臣覺得應該派南京三法司前去探查,一來可以威壓廣西、交趾總督府,使得其配合徹查,二來也能穩定京師的朝局,不至於引發猜忌。”
楊士奇沉吟了一下後想出了一個主意來,讓南京三法司的人前去交趾密查,這樣既在級別上壓廣西、交趾總督府一頭,同時也可以使得此次探查盡量免受外界幹擾。
通常來說,遇到這種重要的事件,宣德帝肯定會派遣三法司的官員前去徹查,不過李雲天與三法司的關係都很好,無論派誰去都無法避嫌。
其實不止三法司,李雲天近些年來與京城大大小小衙門的關係都比較和睦,即便是曾經與李雲天有過糾葛的戶部也因為李雲天在與南洋諸國海外貿易中賺來的那些銀子而變得越來越緊密。
如果按照一般的流程,宣德帝會讓監察禦史巡按交趾,不過李雲天時都察院的右副都禦史,那麼為了穩妥起見都察院的監察禦史肯定就無法啟用。
因此,從查案的能力以及避嫌等因素上來看,也唯有選擇南京三法司的人去查。
“好,就依卿言。”宣德帝聞言微微頷首,認可了楊士奇的這個提議,咳嗽了幾聲後向楊士奇說道,“給南京三法司下文,讓他們即刻派員前去交趾探查此事。”
“皇上,派何種官階的人去為好?”楊士奇向宣德帝一躬身,開口請示道,這種大事自然要讓宣德帝聖裁。
“南京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南京大理寺左少卿和南京刑部左侍郎,派三人前去交趾。”宣德帝沉思了片刻,開口向楊士奇說道。
廣西、交趾總督府的級別要高於大明的布政使司,但具體什麼級別還沒有最終定下來,不過由於李雲天以鎮國公的身份擔任總督府的總督,那麼就使得總督府的級別與各大都督府類似,而各大都督府是與六部平行的朝廷衙門。
因此,廣西、交趾總督府可不像大明各布政使司那樣好對付,南京三法司去的人級別低了根本壓不住,但是又不能太高,否則會引發外界的猜疑,故而還是派出三法司的二號人物去比較合適。
“臣遵旨。”楊士奇聞言向宣德帝一躬身,沉聲答應了下來,心情顯得有些複雜,看來是有人刻意在針對李雲天,否則不會接連兩天都會有涉及到李雲天的事情發生,對方此次來勢洶洶,也不知道李雲天能否安然度過這一關。
不僅楊士奇,楊榮、楊浦和陳山都和他一樣已經意識到李雲天遇上了麻煩,畢竟三人閱曆豐富這點兒苗頭還是能看得出來的,隻是不清楚究竟是誰想要對付李雲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京城會隨之變得熱鬧起來。
包括楊士奇在內,誰也沒有注意到宣德帝的雙目閃過一道凜人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