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2008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用工減少、因災返貧人數增多,農民持續增收的困難較大;企業盈利空間縮小,經營困難增多;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難度加大,保障能力明顯不足;擴大就業任務加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二、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主要預期目標:
(一)調整結構,興農強工。一是著力打造“兩都”。堅持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建立馬鈴薯原種擴繁基地8000畝、擴繁一級種10萬畝,GAP基地30萬畝,形成能夠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的良種供給能力;堅持外銷主導向加工主導轉變,實施好3個馬鈴薯加工項目、7個中藥材加工項目,形成與產業規模相適應的加工能力;堅持集中銷售向均衡上市轉變,實施好投資7700萬元的5個項目,形成與市場供求相配套的貯藏、物流能力,提升“兩都”實力。二是著力落實“十大行動計劃”。積極爭取技改創新資金,開發鋁產業下遊產品,扶持裝備製造業配套產業,實施好中鋁西北鋁5萬噸鋁箔等建設項目;加快洮河梯級電站開發,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實施好10個水電站項目,論證新上岷縣寨上金礦等建設項目,擴充工業總量;以投資12.6億元的45個工業項目為重點,適時召開銀政、銀企座談會,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能力建設,鼓勵扶正藥業等企業上市融資,緩解資金瓶頸製約。三是著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建設市物流園區、隴西岷縣和臨洮物流中心,實施“萬村千鄉”等建設項目,改造提升商貿物流業;積極發展家政等勞動密集型服務業,規範發展金融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編製旅遊業發展規劃,積極發展“農家樂”示範點,實施10個建設項目,力爭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增長20%以上。
(二)城鄉互動,做大城市。一^是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C3市區實施好年度投資10億元的47個建設項目,其中新城區加快建設好28個項目,老城區抓好19個項目;7縣城實施好年度投資10億元的40個重點建設項目;加大城鎮建設和村莊整治,實施好38個易地搬遷項目,集中建設新型農宅2300戶。城鎮化率提高0.9個百分點。同時,爭取並實施好投資15.6億元的23個房地產項目,進一步提高城市住房保障水平。二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基本口糧田建設,爭取並實施140個項目,新修梯田15萬畝,推廣全膜雙壟溝播120萬畝;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啟動實施全市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規劃,抓好8個建設項目,完成退耕還林2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裏;改善農村基礎條件,抓好40個重點水利項目、解決16萬人安全飲水、新增有效節水灌溉3.1萬畝,爭取並實施好475條通達、122條通暢、7條通鄉油路和2.41萬戶沼氣國債項目。同時,啟動建設5個引洮一期配套工程項目,確保“水到渠成”。三是全力做好地震災後重建。以重建規劃中投資35億元2398個項目為重點,多渠道籌措重建資金;加快災民建房步伐,完成酒鋼公司援建31個村莊整體重建任務,爭取並實施好6057戶重建、7412戶維修任務,確保全麵完成災民建房任務;抓好其他重建項目,全麵完成2008年開工建設的教育、衛生重建維修項目,爭取開工其他行業重建維修項目,確保盡快投入使用。
(三)項目為綱,擴充總量。一是推進“三個轉變”。推進項目投資由重點爭取國家投資向爭取國家投資與多渠道融資並重轉變,形成政府主導融資、吸納社會民資、銀行貸款聚資、多方招商引資的新格局;推進項目建設由注重基礎設施項目向基礎設施項目與生產經營項目並重轉變,把項目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興農強工、做大城市、擴張總量、提升水平上來;推進項目工作由大上項目向大上項目與上大項目並重轉變,形成遠近期項目並重、大小項目齊抓的新局麵。二是抓好“四個一批”。竣工使用一批,抓好16個農業、21個以工代賑、6個城鎮、31個社會事業和2個市場項目,爭取年內竣工;加快建設一批,抓好4個省部屬、26個農業、17個以工代賑、41個工交、3個城鎮和43個社會事業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爭取開工一批,抓好3個省部屬、15個農業、23個以工代賑、20個工交、4個城鎮、和56個社會事業項目,確保盡快開工建設;前期準備一批,抓好10個農業、8個以工代賑、47個工交、7個城鎮和83個社會事業項目,積極創造開工條件。三是強化“五項保障”。完善推進機製,建立市上領導聯係重大項目、定期例會的工作製度,形成年初分解任務、平時月彙總季通報、年終考核獎懲的推進模式;深化前期研究,以“十大行動計劃”中102個重點項目為核心,籌措項目前期費3000萬元,確保每一個項目有一套高質量可研本子;狠抓要素保障,突出用地指標落實,挖掘潛力,盤活存量,創造項目建設開工條件;強化監督管理,編製項目稽查計劃,開展重點督察、行業檢查、專項稽査,促進管理製度化;重視質量安全,建立重大項目質量執法全程介人製,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證製度,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