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2008年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8年,張掖市緊緊按照“堅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條路子,推動三大戰略,實現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全力實施十大工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的良好局麵。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69.9億元,增長11.3%;完成大U徑財政收人12.7億元,增長20.1%;地方一般收入5.57億元,增長17.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720元,農民人均純收人增加378元,均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
(一)重點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深入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圍繞實施十大工程,加大項目儲備、篩選、論證和申報力度,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開工建設重點項目13項,建成投產地方重點工業項目26項,火電二期、鎢鑰深加工等10個重點前期工作項目取得了一定進展。全年開工建設各類項目607項,比年初計劃增加186項,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51億元,增長11.1%。
(二)工北經濟保持較快發展,企血效益出現小幅回落。在骨幹企業和重點行業的帶動下,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工業增加值50.58億元,增長20.5%。進入11月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工業生產效益開始逐步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0.9億元,增長22.6%,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6%。在加快工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強化節能減排措施,開展重點區域汙染專項治理,節能減排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製在省上下達的指標以內。
(三)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番茄、啤酒大麥、油料、蔬菜等優勢產業麵積,農作物播種麵積達到292.3萬畝。圍繞草畜、製種、果蔬、輕工原料四大支柱產業,新建投資千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10項。全年輸轉勞動力22.4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人13.45億元,增長11.2%。整合項目資金,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新建、改建農村小康示範點60個,小康住宅1.5萬戶。
(四)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繼續改善。拓改建城區主次幹道21條38.9公裏,開工建設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41萬平方米;配套完成了城市集中供熱和汙水處理工程,新增集中供熱麵積50萬平方米。總裏程146公裏的5條通鄉公路全部開工建設,總裏程496公裏的121條通村公路已基本建成通車;投資1.4億元的18項電網建設工程和投資2190萬元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部完工,大型灌區節水改造、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易地扶貧搬遷、農村沼氣、退牧還草、重點防護林等項目均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
(五)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和行政審批逐步規範,政務服務中心運行良好。水利工程管理體製改革和種子管理體製改革進展順利,基本完成了省上確定的改革任務。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山丹焦化廠、張掖有色金屬公司等5戶企業順利實現政策性破產和重組。加大水泥行業產能整合力度,新建企業股權配置方案和現有水泥企業產能認定工作全麵完成。成功舉辦了“中外企業家巡遊金張掖活動”,共簽約招商項目96項,開工建設86項,到位資金24億元;8個項目申請利用北歐投資銀行貸款3.8億美元。
(六)社會事業全麵發展,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全年開工建設社會事業項目120項,教育基礎設施和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麵明顯提高。城鎮新增就業16461人,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困難群眾生活救助、愛心捐助和慈善活動深入開展。旅遊產業開發穩步推進,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0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人3.71億元,增長11.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2億元,增長20%。
二、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