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鸞結結巴巴地說:“那,那可汗能不能把你的軍隊往後撤一撤?”

阿拉坦汗點點頭:“可以。不過,我提醒你,你兒子在我手中,你要敢耍什麼花樣,我就用大炮把他給你送上城!”

仇鸞連聲道:“是是是,我對天發誓,要是我口不對心,就遭天打雷劈……”

阿拉坦汗命大隊人馬後退五裏。有人支起帳篷,擺上桌椅,雙方相對而坐。

仇鸞賠著笑臉:“阿拉坦汗,我剛剛上任,咱們無冤無仇,隻要你不打大同,把我兒子仇龍放回來,咱們什麼都可以商量。”

阿拉坦汗見仇鸞一副諂媚相,跟交戰前那個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大同巡撫判若兩人。這種沒有骨氣的人,阿拉坦汗連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阿拉坦汗身邊的達雲恰嗤之以鼻:“不打大同,我們打哪兒?”

仇鸞低聲下氣:“達雲恰台吉,大同是個窮地方,就算你們占領大同也沒有什麼油水。我告訴你,宣府、保定可富了,你們要是打進這兩個城,那可比打大同強多了。”

阿拉坦汗更瞧不起他了,天下間竟有這般不知廉恥的人,為保全自己竟然出賣別人,嘉靖皇帝用這種貨色,可見,這個皇帝昏庸到了什麼程度。

阿拉坦汗站了起來:“我沒時間和你廢話,你馬上給我準備三千口鐵鍋,一萬匹綢緞,一百萬兩白銀。三天內送來我就還你兒子,同時撤兵,要是送不來,哼哼,就讓我的大炮向你要!”

仇鸞的臉上抽搐著:“可,可汗,這,這太多了,一百萬兩銀子,那可是大同府五年的收入啊!”

阿拉坦汗瞥了仇鸞一眼:“那是你的事!”

阿拉坦汗拂袖而去,談判就這樣結束了。

為了贖回自己的兒子,盡快讓阿拉坦汗離開大同,在第三天夜裏,仇鸞就把阿拉坦汗要的這些財物如數奉上。

仇鸞這麼做不怕明廷殺頭嗎?怕,他當然怕!可他有辦法糊弄嘉靖皇帝。阿拉坦汗一走,他立刻給朝廷上了一道折子,仇鸞說他把阿拉坦汗打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

阿拉坦汗言而有信,收了仇鸞的厚禮,放了仇鸞的兒子,然後,他率兵離開大同,殺向宣府。

在宣府,阿拉坦汗率軍連攻了三次,都被明軍打了下來。阿拉坦汗見宣府守備森嚴,短時間內難以取勝,於是,他放棄宣府,出長城而去。

明軍以為阿拉坦汗撤兵了,哪知八月十六,阿拉坦汗突然出現在長城要塞古北口。古北口是北京的門戶,一旦失守,北京城門戶大開。

嘉靖皇帝驚慌失措,立刻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嘉靖高坐在龍椅上:“北虜阿拉坦兵臨古北口,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如今的嚴嵩已經升任為內閣首輔了,他不以為然:“陛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北虜阿拉坦沒什麼了不起,大同、宣府不都把他打跑了嗎?陛下隻要把仇鸞調來,京城必無憂矣!”

嘉靖對仇鸞深信不疑:“就依嚴愛卿。”

嚴嵩老眼一轉:“陛下,仇鸞在大同擊潰北虜阿拉坦,可是有功啊!”

嘉靖立刻明白了:“依嚴愛卿,應加封仇鸞何職?”

嚴嵩道:“陛下,仇鸞威震北虜,忠勇可嘉。如果封他為大將軍,他必倍感皇恩,拚死效命。”

嘉靖連連點頭:“擬旨!加封仇鸞為拒虜大將軍,總領沿邊各路人馬。”

仇鸞接到聖旨差點兒哭了,“啪啪”他扇了自己兩個嘴巴,你說我把北虜糊弄走就得了,我跟皇上吹什麼牛?這下好,讓我當什麼拒虜大將軍,我哪打得過北虜阿拉坦汗呀?這這這,這不是要我命嘛!

然而,皇命難違,仇鸞隻得讓兒子仇龍留守大同,他率一部人馬奔居庸關而來。

古北口,守將王汝孝嚴陣以待,他命軍兵日夜堅守,不得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