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他不斷找各種機會誣陷太子劉據,最後太子劉據被逼造反自殺就和他有著直接關係。
不過,此人深受漢武帝器重,曾經被封為繡衣使者,專門代天子行事,奉詔督察各地不法之事。
在整個大漢帝國,可謂權勢滔天。
而且更危險的是,此人除了漢武帝劉徹之外,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想當年,漢武帝的姑姑館陶公主駕車走在馳道上,他不僅把車馬沒收了,還治了那些隨從的罪。
而太子劉據也沒能幸免,他的家臣駕駛馬車在馳道行走,結果,一樣被江充抓了交官處置。
劉據為此還特意前去求情,希望江充能夠寬恕,可江充卻不予理睬。
江充隻看漢武帝劉徹的眼色行事。如果劉徹要治罪,他們就不擇手段,強行製造罪證。若是劉徹有意想要寬恕,他們就會巧舌如簧,尋找各種借口為罪人開脫。
他們不知道製造了多少冤案,這也難怪整個巫蠱之禍中,會有那麼多無辜的人遭受到了無妄之災。
每每想到他們隨意羅織罪名,大興刑獄,劉據就心如刀絞,恨不得馬上也讓這些人嚐一嚐任人宰割的滋味。
劉據強忍著怒火,拿出符節,責問道:“江使者,你為何要對公主用刑?”
麵對質問,江充沒有害怕,他一臉坦然,毫無羞愧地解釋道:“太子殿下,審案自有審案的方法。”
“如果不使用手段,他們這些尊貴之人,仗著身份根本不會不招。況且,這也是陛下允許的。”
劉據聽後,心中冷笑。
有時候他都懷疑父皇劉徹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似乎隻要有人能夠針對那些王侯將相,不管用什麼方法,隻要能讓達官貴人遭難,劉徹都會覺得對方是忠誠直士。
這也是為何酷吏們可以在朝中橫行霸道的原因。
想到這裏,劉據憤怒地說道:“難道你們一直都是這樣審案子的嗎?”
“是的。”江充不為所動,冷冷地譏諷道:“太子殿下,刑獄之事您不懂,您還是不要隨意插手為好。”
劉據知道江充的秉性,他也不想再廢話,於是直接說道:“現在我奉父皇的命令,特意讓你們過來放人。”
而就在這時,黃門蘇文氣喘籲籲地趕過來,然後,在江充麵前小聲地說了幾句。
隨後,他似乎有點心虛,不敢直視現在的劉據,害怕地逃了出去。
江充聽後,沒有絲毫的行動,隻是冷冷地說道:“放人可以,但陛下也有旨意,這些人是贖為庶人。若想減死,那就必須拿錢來贖才行。”
劉據深知這是一個難題。
在西漢時期,要想贖罪減死,就要付出巨額的錢財,一般少說也要五十萬錢。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小錢。
就連當年司馬遷按罪當斬,後來可以贖罪時,也由於拿不出那麼多錢財,不得不遭受宮刑的屈辱。
此時此刻,如果隻是救出陽石公主、諸邑公主以及衛伉等人,他並不需要太多錢財。
可是連同他們所有的親屬一起減罪,那無疑是一個特別巨大的數目。
而陽石公主等人聽到可以贖罪的消息,雖然心中稍感寬慰,但更多的卻是無奈。
就在她們被關進這裏的時候,她們的封地和宮殿都已經被收回,根本就沒有什麼錢財可以贖罪。
她們絕望地看著劉據。
劉據也很清楚這種情況,但他還是要把陽石公主等人救出來。
“你們放心,我會盡快把你們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