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唐玄宗明斷李白 張九齡機密告失(2 / 3)

“我李白滿腹經綸,文能安邦定國,如今賀老又有意提攜,還怕無錦繡前程。即便此次無果,還有下次。李白好友高適兄弟曾有詩雲: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梁兄弟,可是這般道理?”李白舉杯一飲而盡,激昂道。“謫仙人說的也在理,若人人都不追求進步,社稷又如何向前發展。但在我鄉下,有一句老話,這句話自然太過絕對,甚至實則是屁話,卻有時頗合道理。這句話便是性格決定命運。如謫仙人這般灑脫不羈,又不肯向權貴低頭彎腰,一身傲骨,何必要進入官場,自取其辱。”梁文真懇切道。

“官場之腐敗齷蹉,我李白如何不知。但吾輩傲然挺立天地之間,一身浩然之氣,尋常宵小燕雀,安敢肆意詆毀,參天大樹,蚍蜉安能撼動。隻須得遇明主,授予斧鉞,剪除奸佞,任我殺伐,彼等自是望風披靡。吾輩鯤鵬衝天,大展鴻鵠之誌,豈不快哉!”李白話語爽朗,一腔豪邁道。“謫仙人呀,來,飲酒。話是這般說,官場自有一套潛規則,不適合你玩,休要抱太大希望,最好打消此念。”梁文真端碗敬酒,又與魯智深林衝武鬆等人致意。

“多謝梁兄弟忠言。”李白說罷,一飲而盡。“祝李詩仙人生得意,我們須盡歡。”梁文真也痛快飲酒。這個李白,未來被唐玄宗召入宮封為翰林待詔,負責為皇帝寫應景文章,歌功頌德之詩,卻又不久被排擠,三年後即被唐玄宗“賜金放還”,與其性格有莫大關係。唐玄宗此人聰明絕頂,不授予他其它官職,讓他有所作為,應是十分了解李白的性格與能力。

當夜,梁文真等人與李白天南海北閑談,酒飲過幾埕,話說過幾筐,直到子時方才散去,各自回房歇息,一夜無話。梁文真尋思明日一早到長安各處閑逛,熟悉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最好能夠看中一門營生,比如經營酒肆,讓魯智深林衝等人能夠在長安安身立命。當然,萬不可做酒肆生意,否則以魯智深武鬆的性子,大吃大飲,早晚虧損一空,斷了生活來源。

話不絮煩。翌日一早,賀知章早朝之後,專門奏報求見皇上。唐玄宗李隆基在禦書房召見,賀知章便將昨日遇到梁文真李白之事,備細敘述一通。“聽卿所言,這位梁文真功夫了得,文采亦不差,倒是個人才。”李隆基道。“他的隨行之人,道他有未卜先知之能,他亦自言曾給張曲江卜算過,乃是千古名相。陛下,你道可信不可信?”賀知章道。“此子應有識人之能,是否當真有道家卦卜之能,還未可知。張曲江風度翩翩,處事有條不紊,文章樸實不華,嚴謹端莊,朕已注意他許久了,正欲用他為相。賀卿家,你明日便安排這位姓梁的來見朕罷。”李隆基嗓音尖銳,中氣不足一般道。五十歲的李隆基做了多年的太平皇帝,身體此時還算健朗,已是十分不易。

“李白詩名遠播,昨日老臣讀他的《蜀道難》一詩,氣勢非凡,有謫仙人之風,陛下卻不見他一見麼?”賀知章道。“李白之名,朕聽聞已久。他的文采自然不俗,前時狩獵,還親來獻上《大獵賦》,足見其急於晉身之欲。讀其詩文,氣勢如虹,可見其人天性自由奔放,但必然孟浪有餘,嚴謹不足,難以擔任大事。”李隆基道。當年聯手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兩年後登基為帝,到如今已是二十四年之久,足見李隆基不但多才多藝,而且英明果斷,聰慧過人。一番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唐朝在他手中煥發生機,開創了開元盛世。

如此一位傳奇皇帝李隆基,說他是昏君,又不全是,他至少開創了一個開元盛世;說他不是昏君,卻又因他的怠政,寵愛楊貴妃,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帶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唐朝衰落自此而始。但其人聰明敏銳,卻是毋庸置疑,他一眼便看出李白之能與不能,桀驁不馴的性格之下,缺乏處事嚴謹。即便之後因為其他人的力薦,李隆基召李白入宮,也是本著人盡其才,讓他做一個區區待詔,卻不授予實權官職,便是為此。